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今(9)日出席「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並演講。(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林哲遠/台北報導〕台積電近期宣布,將前往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目標建立先進晶圓與封裝廠、設置研發中心,卻傳出部分「疑美論」唱衰台灣,憂心台積電成為「美積電」。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日受訪時說,大家不會把鴻海搬去鄭州、印度設廠,就認為是掏空鴻海;也不會覺得廣達到上海設筆電廠就掏空廣達,從這角度看,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就是掏空台積電,過慮了。
童子賢上午出席民眾黨國家治理學院舉辦的「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童在會前受訪時指出,自己經營過品牌的產品,包含在1989年創立華碩、也經營過代工、晶碩隱形眼鏡的品牌。他認為,一個品牌、代工廠會把生產基地移動到別的國家或地區,其因素包括要更接近原料、市場、客戶或是技術來源都有可能。
「社會大眾大概不會把鴻海搬去鄭州、印度設廠,就認為是掏空鴻海。」童子賢直言,也不會覺得廣達到上海設筆電廠就掏空廣達,「從這角度看,我是覺得過慮了,台積電去美國設廠就是掏空台積電,這過慮了」。
童子賢說明,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認為,這何妨視為台積電力量的擴充,施先生擔任台積電的董事十幾年了,比自己更認識。他說,若以私心立場,是希望台積電更多投資台灣,但是也需反躬自省,台灣是否足夠的電力或著其他條件,讓台積電可以放手一搏嗎?若不是,那走出去的話,他個人不認為是掏空。
童強調,各位也看過很多,幾十年來外商到台灣來設廠的案例,是不是就是掏空飛利浦、掏空奇異家電等?他認為應該不至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