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國對中國實施港口費 運價恐波動

2025/03/07 15:49

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建造的船舶,以及中國航運公司運營的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圖為中遠海運貨船在美國加州長堤港卸載情形。(彭博資料照)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建造的船舶,以及中國航運公司運營的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圖為中遠海運貨船在美國加州長堤港卸載情形。(彭博資料照)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因美國認為中國海事產業存在的不公平貿易行為,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對中國建造的船舶,以及中國航運公司運營的船隻徵收高額港口費,而擬議的費用範圍為每次入港50-150萬美元。航商表示,如果此政策落實,將顯著提高中國航運公司,以及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船隊的運營成本,預期短期內,貨主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導致運費波動。長期來看,造船需求可能會向其他國家轉移,以減少對美國關稅的影響。

根據調查,全球造船業主要集中在中國、韓國和日本,三者合計佔全球造船產量的94%以上。以2023年主要造船國數據顯示,中國佔比51%,以散貨船、油輪、集裝箱船為主,韓國佔比28%,以液化天然氣運輸船(LNG船)、高端集裝箱船居多,而日本佔比15%,以散貨船、環保型船舶為主。

航商表示,如果此政策落實,將顯著提高中國航運公司和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船隊的運營成本,可能引發未來包括運費上漲、供應鏈中斷以及全球船舶需求的轉變。在短期內,貨主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導致運費波動。在長期內,造船需求可能會轉向其他國家,以降低對美國關稅的風險。此外,中國及受影響企業的監管應對措施可能會影響未來的談判和貿易政策。

航商指出,由於美國針對中國建造的船舶實施限制,市場對日本、韓國和台灣建造的船舶需求可能會增加。同時,中國可能會將造船業務重心轉向非美國貿易航線。為應對這些限制,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可能會達成新的造船協議和合作夥伴關係。

就散貨航運業的影響,航商指出,中國航運公司的運營成本上升,如中遠集團可能面臨更高的成本結構。而依賴中國建造的散貨船的公司,可能需要改變航線,或調整船隊策略,且中國航運公司可能會探索降低成本的策略,例如租賃非中國建造的船舶來進行美國貿易。

航商表示,受到此措施影響的美國進出口企業的航運成本可能顯著上升,而由於中國船舶減少進入美國港口,總體運力下降,導致散貨航運費率上漲,預期短期內運費的不穩定性,可能促使全球航運公司調整其運營模式和契約安排。

就供應鏈物流變化的影響,航商說,部分美國進口商可能會選擇非中國航運公司,以避免額外的費用。在對非中國航運服務的需求增加,可能為全球散貨航運公司創造新的商機,而中國及周邊國家可能加速投資替代物流方案,如鐵路和陸運選項。

整體而言,航商說,美國擬議的港口費政策可能導致更高的運營成本、供應鏈中斷,以及全球造船業長期的市場變化。如果該政策落實,將顯著提高中國航運公司和使用中國建造船舶的船隊的運營成本。短期內,貨主可能需要承擔更高的成本,導致運費波動。長期來看,造船需求可能會向其他國家轉移,以減少對美國關稅的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