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出口禁令出現反噬 ? 美媒揭中國下一代晶片技術恐領先

2025/03/06 12:56

中美科技戰助長了中國在下一代晶片研究的熱潮。(歐新社資料照)中美科技戰助長了中國在下一代晶片研究的熱潮。(歐新社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實施出口禁令,打壓中國發展先進晶片製程技術,但一項數據卻顯示,中美科技戰助長了中國在晶片技術領域研究的熱潮。美媒《Tomshardware》指出,中國對下一代晶片製造技術的研究是美國的兩倍多,中國可能在新興晶片技術領域超越美國。

據報導,中美晶片貿易戰已進入第五年,美國的干預似乎正在產生反噬作用。根據新興技術觀察站(ETO)的新研究發現,中國對下一代晶片製造技術的研究報告,是美國的2倍多。

專家分析,中國發布的下一代晶片製造技術的研究報告,都與後摩爾定律技術相關,超越了追求越來越小的製程節點的傳統框架,超越了目前針對中國產業的監管規定。

專家示警,作為新興技術,除非美國能夠在中國之前獲得專利,否則目前禁止出口半導體先進設備工具等相關手段,對這些下一代晶片將毫無作用。

ETO指出,在2018年至2023年期間,全球總計發表了47.5萬篇有關晶片設計和製造的文章;其中,中國機構佔34%,美國、歐洲各為15%、18%。

而在中國所發布的晶片技術研究報告,以神經形態計算(基於類似神經元結構的處理器)和光電計算(利用光在晶片內傳輸數據)等相關研究數量最大宗。

分析師指出,在研究報告裡,晶片技術製造領域並不像人工智慧和法學碩士等熱門,但根據中國所發布的相關研究報告數量,顯示似乎正全力研究下一代晶片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來自中國的晶片研究報告內容和品質並不低。若以「引用率」觀察,排名前10%的研究報告,高達一半來自中國、美國、歐洲的比例分別為22%和17%。雖然印度、日、韓等國家也發表了相關晶片研究報告,但在數量和引用率這兩項指標,也落後於中國。

專家指出,這些數字並不意味著,現在中國的晶片技術比美國更先進,但擔心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可能在新興晶片技術領域超越美國的情況恐將發生。

歐洲經貿處的札卡里·阿諾德表示,中國發布的晶片技術研究報告數量,與其他各國產生明顯差距,不難想像未來中國的技術、製造能力恐將對全球產生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