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全球供應危機即將引爆?專家揭煤價逼近4年新低背後藏大雷

2025/03/03 15:36

由於暖冬和全球供應過剩,澳大利亞動力煤合約(亞洲市場的基準價格)目前徘徊在每噸100美元左右,價格接近2021年5月的水平(路透)由於暖冬和全球供應過剩,澳大利亞動力煤合約(亞洲市場的基準價格)目前徘徊在每噸100美元左右,價格接近2021年5月的水平(路透)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由於暖冬和全球供應過剩,澳大利亞動力煤合約(亞洲市場的基準價格)目前徘徊在每噸100美元左右,價格接近2021年5月的水平,不過,專家表示,這種低谷可能不會持續太久,在全球新產能投資大減、印度和中國需求持續增加、及科技公司正在建設數據中心以支持雲計算和人工智慧,預示著煤炭將迎來一個動盪的結局,進而引爆供應危機,而不是緩慢而穩定的衰退。

外媒報導,嘉能可執行長Gary Nagle表示,我們在全球的許多少數合資夥伴,尤其是在澳大利亞,曾希望退出動力煤業務。

供應緊張的原因並不難解釋,銀行已經減少了煤炭貸款,要麼是基於道德理由,要麼是因金融家們擔心他們將資助那些在產生盈利回報之前就會被關閉的資產。

由於海運煤炭的新增產能稀缺,新礦往往服務於印度或中國的國內需求,從中長期來看,市場比許多人預期的更加緊張。

Rystad Energy負責煤炭市場的高級副總裁Steve Hulton表示,在以前的價格高點,這會刺激或激勵許多新項目。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這種情況發生。相反,我們看到更多參與者趁機退出股權。

在全球範圍內,公司提出的新項目預計每年將供應約18億噸動力煤用於發電廠,但其中76%位於中國和印度。根據全球能源監測組織的數據,在跟蹤的70個國家中,只有10個國家計劃將產量提高超過1000萬噸。大多數國家根本沒有開發任何新礦。

供應短缺、隨後的中斷和極端價格波動預計將加速價格敏感市場的需求破壞,這對氣候來說是個好消息,但Wood Mackenzie Ltd分析師Rory Simington表示,這也預示著煤炭將迎來一個動盪的結局,而不是緩慢而穩定的衰退。

問題在於,儘管供應受到限制,但隨著數百萬家庭電氣化、汽車充電和工廠建設,需求仍在持續上升。根據印度煤炭部的估計,僅印度一國的煤炭需求預計到2030年3月將攀升至15億噸,每年增長約3%。

另,科技公司正在建設數據中心以支持雲計算和人工智慧,許多公用事業公司對這一轉變措手不及,現在更加依賴煤炭來確保電網有足夠的電力供應。在美國和日本,他們正在延長原計劃關閉電廠壽命。德國則保留了一批封存的燃煤電廠,因為在2023年關閉最後一座核設施後,建設所需的新天然氣電廠所需的時間比預期要長。

因此,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近的4份年度報告中上調了煤炭需求展望,並逆轉了需求將達到高峰的觀點,該組織在去年12月的1份報告中稱,全球需求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1%。

此外,中國開採和燃燒了全球一半的煤炭,自去年年初以來,由於生產商和電廠為避免重蹈2021年和2022年困擾經濟的能源短缺覆轍而大量囤積,庫存不斷增加。儘管到年底採購仍然相對強勁,但冬季溫和,工業電力需求放緩,導致庫存膨脹。

這種平靜可能只是短暫的,更熱的天氣可能會迅速改變局面,因為空調需求增加。而中國的煤炭需求繼續緩慢上升,IEA預計到2027年將增長1.3%。該組織此前預計中國的需求將在2023年達到高峰。

這種情況預示著國際市場上交易的煤炭將出現急劇反彈,並可能會加劇仍嚴重依賴煤炭的新興經濟體的家庭和製造商已經感受到的經濟壓力。這也可能使煤炭在更長時間內保持盈利,可能會證明那些押注煤炭韌性的人是正確的,同時威脅到氣候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