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邦勿入!人權組織:外籍人士遭中國任意拘留風險上升

2025/03/02 17:01

西班牙人權組織「保護衛士」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外籍人士遭中國任意拘留風險正在上升。圖為在中國經歷了3年牢獄之災,2023年10月才獲釋的澳洲籍前中國央視記者成蕾。(法新社資料照)西班牙人權組織「保護衛士」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外籍人士遭中國任意拘留風險正在上升。圖為在中國經歷了3年牢獄之災,2023年10月才獲釋的澳洲籍前中國央視記者成蕾。(法新社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西班牙人權組織「保護衛士」(Safeguard Defenders)近日發布報告指出,在中國,外籍人士遭任意拘留風險正在上升,可能僅因為和某人聊天,複製一張地圖,或者無意見拍攝了一張敏感地點,就被北京當局逮捕,最後淪為「人質外交」的工具。

《美國之音》報導,「保護衛士」日前發布「在中國失踪」(Missing in China)報告,揭示中國政府如何利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在不透明的法律體系下秘密拘押外籍人士,剝奪他們的基本權利,並作為政治工具進行「人質外交」。

眾多案例中,澳洲籍中國裔記者成蕾的案件尤其典型。她在2020年被中國政府以「洩漏國家機密」為由逮捕,直到2023年才被釋放。成蕾的伴侶、澳洲中國商會(AustCham China)前執行長柯伊爾(Nick Coyle)表示:「她的前6個月是在指定居所監視居住度過,這相當可怕。」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是一種特殊拘押制度,允許中國當局在不通知家屬、不提供律師會見的情況下,將嫌疑人關押在特定地點長達6個月;在此期間,受害者被單獨監禁、剝奪睡眠、長時間訊問,甚至遭受身體和心理折磨。

「保護衛士」的報告指出,在中國被拘留的女性往往比男性面臨更多困難,她們可能遭遇女性健康問題,難以取得衛生用品和藥物,面臨性騷擾的風險,以及數月甚至數年無法見到孩子的精神折磨。

曾遭中國政府拘留的前英國記者兼私家偵探韓飛龍(Peter Humphrey)也曾遭遇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他指出:「中國的司法和監獄體系完全不透明,毫無公平可言。因此,在中國談司法正義,是毫無意義的。」

報告也指出,中國政府日益將「任意拘留」作為一種外交籌碼,尤其針對西方國家的公民。近年來,類似的案件層出不窮,包括加拿大的「兩位麥可」案(Michael Kovrig和Michael Spavor)、英國人韓飛龍案,以及中國裔澳洲作家楊恆均案。

成蕾的伴侶柯伊爾是在2020年8月的一天,發現成蕾突然失聯,手機無法接通,社群媒體帳號也沒有任何更新。他指出:「老實說,我一開始並不確定。我是第一個發現她失踪的人,我去找了大使館的聯絡人,告訴他們她失踪了。我很快意識到,她被拘留了,因為她的電腦不見了,還有其他跡象。」

在意識到成蕾可能被拘留後,柯伊爾的第一個反應是確認拘留她的機構。他表示,如果是中國公安機關,可能還有一些官方途徑可以採取行動,但當他發現是中國國家安全部時,他知道事情更加複雜,並認為成蕾被拘留的根本原因並非法律問題,而是中澳關係緊張。

「保護衛士」研究主任加德納(Dinah Gardner)也表示,中國政府的「人質外交」策略已經被多次驗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華為案件,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獲釋僅僅幾個小時後,加拿大的「兩位邁克」就被釋放了。

報告也指出,在許多案例中,中國政府利用法律程序不斷拖延審判,避免正式定罪,而是不斷延長拘留時間,直到外交條件成熟,再有條件釋放被拘留者。例如,成蕾案的審判被推遲了3年,最後以「已服刑」的方式釋放她。

報告並警告,近年來,外國公民在中國被任意拘留的風險正在加劇。

報告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自2012年掌權以來,中國不僅漸對外國人關上大門,還越發明目張膽地以政治動機拘留外國人,“向外國政府施壓或進行懲罰。這類逮捕被納入中國日益強調的國家安全框架下,尤其2014年推出的《反間諜法》經2023年7月修訂後,再加上2024年5月修訂的《保守國家秘密法》,中國以間諜罪名拘留的外國人人數增加。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