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巴菲特指標」近期突破2:1,創歷史新高。(法新社資料照)
林浥樺/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受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威脅波及,近期美股震盪不安,雖週五(28日)股市在震盪後收盤走高,但前1日主要指數應聲大跌,其中費半指數閃崩6%,慘跌至年線以下、標普500指數抹去2025年迄今漲幅、那斯達克100指數創1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外媒對此指出,著名的「巴菲特指標」近期創歷史新高,早已發出美股估值過高警訊。
美媒《MarketWatch》報導,儘管近期波克夏發布的年報內容有些含糊,但仍能從中窺見與股市多空相關的一些線索。
例如,巴菲特在股東信中強調,波克夏的「絕大部分」資金「仍投入股票」,這句話顯然是對美股長期看漲的樂觀態度。然而,另一方面,波克夏公司目前約有一半淨資產為「現金和美國國庫券」,似乎對美股後市抱持悲觀情緒。
根據著名的「巴菲特指標」,美國股市總市值相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值,近期創下超過2:1的歷史新高,較1970年以來平均值0.95高出約1倍,凸顯出美股估值已經過高。
部分人士試圖駁斥巴菲特指標所釋放的美股看空訊號,主要是因美國企業的海外營收與獲利占比逐年升高,因此認為僅聚焦於美國可能會導致巴菲特指標上揚,進而對股市持悲觀態度。
然而,歷史數據並不支持此論點。Hulbert Ratings分析世界銀行和Statista自1975年以來的數據顯示,不論是美國股市版或全球股市版的「巴菲特指標」,在2024年底都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遠高於其歷史平均值,因此這2版本「巴菲特指標」傳達出相同訊息,即股市估值被高估,且非當悲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