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NVIDIA)27日股價暴跌近8.5%。(路透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輝達(NVIDIA)美國當地時間週三(26日)盤後公布截至今年1月26日的第4季財報(2025會計年度第4季),業績相當亮眼,但週四(27日)股價卻暴跌8.5%,創下2018年以來該公司財報發布日後的最糟糕跌幅,對此分析師也分析出原因何在。
輝達公布,第4季營收年增78%至393億美元(約新台幣1.29兆元),優於預期的380.5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資料中心業務上季營收達356億美元(約新台幣1.17兆元),年增93%,超出市場預期的340.9億美元(約新台幣1.12兆元),而輝達Blackwell晶片平台去年第4季帶來110億美元(約新台幣3618億元)收益。
另外輝達全年營收成長114%至1305億美元(約新台幣4.2兆元)。輝達預計,接下來的Q1營收為43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元),波動範圍正負2%,市場預期則為423億美元(約新台幣1.3兆元)。
不過週四股價並未因為亮眼的財報而跟著上漲,反而暴跌8.48%收每股120.15美元。Main Street Research投資長James Demmert直言:「輝達的營利非常出色,但現在是股市極度動盪時期。」
而Davidson資深軟體分析師盧里亞(Gil Luria)則說,對輝達來說,現在這樣反而是最好的結果。他說,投資者擔心的不是輝達的執行策略,該公司全年營收達到1305億美元並不需要讓人擔心,投資者擔心的是,輝達的成長將減速。
根據《BusinessInsider》指出,輝達第4季營收年增78%,是該公司近兩年來成長最慢的季度,對此,盧里亞也透露出輝達未來將面臨的幾個障礙。
1.人工智慧晶片需求達到頂峰。
盧里亞指出,雖然輝達的3大客戶微軟、Meta、亞馬遜對GPU需求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但這3家大客戶中的2家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資本支出將持平。
考慮到輝達3分之1以上的收入來自這3個客戶,輝達的GPU晶片最終將供過於求、運算需求逐漸減弱,尤其是當個大企業開始仔細審查AI帶來的投資回報時,對輝達運算需求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2.來自中國的競爭
盧里亞認為,即使沒有川普政府的關稅威脅,中國是輝達面臨得更激烈競爭威脅。他說:「對華為晶片銷售將受到更多的限制,因此晶片銷售將面臨壓力。」
3.利潤下降
由於輝達每年加快發布新GPU晶片的節奏,其利潤率出現了波動。盧里亞說:「每當他們的毛利率到75%的時候,1款新推出的產品,就會把毛利率重新拉回到70%以下。」
輝達第4季經調整的Non-GAAP毛利率為73.5%,低於前季的75.0%與去年同期的76.7%,主要是新的資料中心產品較複雜且昂貴。
展望首季,輝達預估營收落421.4億至438.6億美元(約新台幣1.38兆元至1.4兆元)之間,毛利率則在70.1至71.5%。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