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融時報:華為AI晶片良率近40% 「想說服客戶放棄用輝達」

2025/02/26 10:07

外媒指出,華為的昇騰晶片良率提升,生產線進入獲利門檻。(歐新社)外媒指出,華為的昇騰晶片良率提升,生產線進入獲利門檻。(歐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政府積極打壓中國晶片發展能力,透過出口管制來削弱中國開發敏感技術,但市場傳出,中國華為(Huawei)先進AI晶片製造良率已提高到近40%,比1年前20%增加了1倍,該生產線已開始進入獲利門檻。

《金融時報》25日報導,2名知情人士透露,華為已推出的最新昇騰 910C(Ascend 910C)AI 晶片,效率優於910B晶片,這項舉措對華為而言是一項重要進步。消息人士表示,據傳,華為昇騰晶片生產線首度達到獲利,現在進一步的目標是將該晶片的良率提高到60%,希望與業界同級晶片標準一樣。

顧問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半導體分析師來昂絲(Austin Lyons)將華為的生產里程碑與同類型的輝達H100晶片進行比較。他認為,華為的晶片良率達40%,已經具有商業可行性。

報導指出,華為委託中芯國際以所謂的「N+2」製程代工生產昇騰晶片,這種製程不需要極紫外光(EUV)微影技術,也能生產先進晶片。受到美國管制,目前中國無法向荷蘭半導體設備巨擘艾司摩爾(ASML)採購EUV設備。

知情人士指出,華為計劃2025年生產10萬片910C晶片,以及30 萬片910B晶片。2024年華為生產20萬片910B晶片,至於910C晶片則未量產。另1位了解華為業務的人士表示,目前華為佔中國人工智慧晶片總產量約4分之3以上。該人士補充說,規模較小的競爭對手一直在努力與華為競爭,以獲得中芯國際領先節點的足夠產能。

《金融時報》指出,目前華為的挑戰在於「說服更多中國客戶放棄輝達晶片」。

但消息人士說,輝達(NVIDIA)Cuda軟體在處理數據的速度較華為更快速也更好用。據報導,中國AI業者與華為研究人員表示,採用華為的昇騰 910B晶片進行大型語言模型訓練時運作,沒有輝達的晶片好用,這顯示著,輝達仍然是中國市場的領導者。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