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18A製程將在今年上半年投片,並與台積電規劃中的2奈米製程(N2)決戰。(彭博,本報合成)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特爾代工服務 (IFS)18A製程將在今年上半年投片,並與台積電規劃中的2奈米製程(N2)決戰。專為頂級半導體公司提供諮詢的分析師Dr. Ian Cutress博士指出,兩家公司的最先進製程具有不相上下的優勢,其指標關鍵就在S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顯示晶片霸主地位爭奪非常激烈。
諮詢公司More Than Moore的首席分析師Ian Cutress在推文中表示,英特爾的18A SRAM密度為38.1MB/mm2,與台積電公佈的數字相同。 SRAM密度是一種測量方法,表示在半導體晶片的特定區域中可以找到的SRAM內存量。
SRAM通常用於高速應用,例如CPU快取(L1、L2、L3)。這些高速層儲存經常存取的數據,以便處理器不必等待對主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記憶體較慢的存取。更高的SRAM密度允許更大的緩存,這往往會提高效能。
台積電2奈米製程開始使用環柵電晶體 (GAA) 取代FinFET。這些電晶體使用垂直堆疊的水平奈米片,使閘極能夠從四面與通道接觸,從而減少電流洩漏,並實現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驅動電流。台積電第一代2奈米製程的SRAM密度提高了12%,而高性能SRAM密度提高18%。
英特爾的Power Via功能可協助其提高18A製程的SRAM密度。該技術也稱為BSPDN(背面供電),將供電網路(PDN)從矽片的頂部移至底部。舊技術佔用太多空間,限制了SRAM密度。
Cutress博士特別指出,值得注意的是,SRAM密度數字可能會根據單一SRAM儲存單元的結構而改變。當我們一旦看到18A和N2製程用於為新設備供電的實際組件展現其成果的時候,兩家公司引爆的真正的火花就會出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