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市低迷,恐衝擊金融業。示意圖。(歐新社資料照)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香港金融機構在中國本地房地產曝險,令資產品質承壓,加上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恐對香港銀行業帶來「重大風險」。
《南華早報》20日報導,穆迪19日出具報告稱,截至去年 6 月,香港金融機構的房地產開發和投資貸款佔其總貸款的 16%,香港的銀行在商業地產有大量曝險,可能面臨更高的資產風險。
這份報告指出,新世界發展等知名香港開發商歷來與銀行保持著密切關係,貸款通常都是無擔保性質。而且,新世界發展是香港槓桿率最高的開發商之一,新世界發展約 73% 的銀行貸款是無擔保,增加放款機構(包括香港的大型銀行)的資產風險。
香港房地產市場幾乎所有領域都陷入低迷,中小型開發商和小型銀行成為海嘯第一排。穆迪認為,大型、高槓桿的房地產開發商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傳統上這些開發商主要由香港的大型銀行提供服務。
穆迪表示,即使新世界發展能夠以新的有擔保銀行借款,為今年和明年到期的無擔保貸款進行再融資,同時以資產作為抵押,「但圍繞新世界發展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可能會進一步抑制銀行向信用不佳的商業地產借款人放貸的興趣」,這可能導致銀行收緊信貸額度或要求增加信用增進,對小借款人的再融資能力帶來壓力,也對已面臨挑戰的房地產市場造成壓力。
此外,香港金融機構在中國本地房地產曝險,令資產品質承壓,也加劇了香港房地產市場低迷帶來的風險。
報導提及,香港中古屋價格已連續3年下跌, 2022 年至 2024 年合計下滑 27%。鑒於地緣政治和利率長期維持在高檔的可能性,前景並不樂觀。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