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信義計畫區、屋齡14年的成屋豪宅案「皇翔御琚」,近一年來竟一口氣賣掉10戶、成交總額超過43億元。(讀者提供)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北市信義計畫區、屋齡14年的成屋豪宅案「皇翔御琚」,近1年來竟一口氣賣掉10戶、成交總額超過43億元。房產業者分析,該豪宅過往最高單價、每坪曾達290.5萬元,但近1年絕大多數單價落在每坪220萬元以內,顯示「讓價換成交」的意味相當濃厚。
未讓價前 過去11年僅揭露14筆
根據台北市實價網揭露資訊,該豪宅目前累積揭露筆數至少25筆,其中2013至2023年的11年期間,有14筆,但在2024年以後便快速累積,截至今年1月為止,1年來至少累積有11筆。
而最新揭露紀錄落在今年1月,為該豪宅6樓,被林姓自然人砸4.23億餘元買走,坪數約230.2坪(包括3車位、約39.79坪),扣除車位坪數與總價2400萬元,拆算每坪單價約210萬元。
房產業者指出,根據該豪宅25筆實價揭露,最高單價是出現在2013年,但2018年以後、15筆實價揭露的單價明顯往下,全數低於每坪230萬元,甚至有11筆低於220萬元。
高力國際不動產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去年該豪宅成交單價落在每坪205至226萬元,較10年前開案時修正超過兩成,其中社區成交歷史最低單、總價的3戶也都在去年成交,顯示建商讓利換成交的意圖明確,但每戶動輒200坪起跳的高總價,再加上「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上路後,私法人取得住宅受到限制,以及豪宅持有稅壓力有增無減,等於多層次的過濾剛性需求買方,也讓買賣雙方的價格認知回歸基本面。
房市專家何世昌分析,北市一線豪宅市場供給充足、需求緩,硬體規劃與精緻服務又推陳出新,買方選擇性多,價格拉抬不易。以信義計畫區為例,近五年一線豪宅每坪成交價落在200萬至270萬元,較高峰的每坪250萬至290萬元還要低,顯示競爭極為激烈,建商須「讓利換成交」,或者在產品規劃上取勝。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對比一般住宅房價飆漲,豪宅市場因豪宅稅、供給量增與貸款不易等因素抑制,房價沒有太多表現,若看單價趨勢,似乎早買、晚買差異不大,因此,有需求才會促成最後成交。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