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持續關注核能技術發展,包括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法新社檔案照)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18日表示,政府將為去年成立的「未來能源基金」(FEF),額外注資50億新幣(約1220億台幣),以強化星國在潔淨能源方面的保障,且將積極研究引進新一代核電技術。
新加坡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表示,政府將為去年成立的「未來能源基金」,額外注資50億新幣,以強化星國在潔淨能源方面的保障,且將積極研究引進新一代核電技術。(路透檔案照)
聯合早報報導,新加坡政府去年成立FEF基金,首期注資50億新幣以推動能源轉型。為滿足日益成長的能源需求,並減少碳排放,星國將擴大潔淨能源的使用列為當務之急。
黃循財是在18日發佈2025財政年度預算案聲明中,做出以上宣示。他表示,政府將積極研究在本地部署核能的可能性,並採取進一步措施,有系統地提升星國在核能領域方面的能力。
新加坡政府去年公布2030年綠色發展藍圖,為城市綠化、永續生活以及綠色經濟等方面設定明確目標。不過,由於星國國土面積僅700多平方公里(約台北市的2.6倍),即使太陽能遍布密集,發展大型再生能源成本仍高。新加坡設定2035年前進口6GW低碳電能(如太陽能、風能與水力)目標,也與鄰近國家商討電力整合。
黃循財指出,星國曾在2010年考慮過使用核能的可能性,「當時我們評估認為,傳統的核能技術不適合新加坡」,但政府持續關注核能發展,並在過去10年逐步建立核能安全方面的能力。此後,核能技術出現顯著進步,包括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發展,安全性比傳統反應爐更具優勢。
據報導,新加坡目前的電力結構尚無核電,但政府為評估第4代先進核電技術的可行性,已規劃展開為期1年的研究計畫。隨著資料中心(data center)等高耗能產業快速發展,新加坡的電力需求持續攀升。為兼顧能源供應與減碳目標,星國政府去年底公開招標,尋求核能領域專家提供建言,特別關注SMR、高溫氣冷反應爐(HTGR)、熔鹽式反應爐(MSR)等第4代核能技術。這些技術具備體積小、安全性高等特點,被認為更適合地狹人稠的新加坡。
黃循財說,星國已與美國簽署民用核能合作協定,並與其他在民用核能,尤其是SMR方面有能力和經驗的國家,建立類似合作關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