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英特爾代工虧損130億美元等3難關 台積電合作風險升

2025/02/18 14:55

英特爾除了面臨虧損和市值暴跌等財務問題之外,代工業務還面臨技術落後的問題。(示意圖,路透)英特爾除了面臨虧損和市值暴跌等財務問題之外,代工業務還面臨技術落後的問題。(示意圖,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市場傳聞英特爾尋求與台積電的合作交易,能否挽救英特爾的代工業務仍不確定,但如果沒有台積電的合作,英特爾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應對製造挑戰和財務損失。現實情況是,英特爾代工部門去年虧損高達130億多美元;股價去年暴跌了60%;大量現金消耗加深財務壓力;而且還面對代工技術落後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增加與台積電的潛在合作難度和風險。

英特爾代工部門去年營收175億美元(台幣5730億元),但虧損卻高達130億多美元(台幣4257億元)。光是2024年第二季,該代工廠的營運虧損就達到28.3億美元,較上年的18.7億美元大幅增加。

英特爾的鉅額虧損與業界領先者台積電形成鮮明對比,台積電去年營收900億美元(約台幣2.89兆元),營業利潤為411億美元(約台幣1.35兆元)。這些數字凸顯了英特爾困境的嚴重性。

此外,英特爾的財務困境也對其市值造成損害。該公司股價去年暴跌60%,最近交易價格接近10年來的最低點。即使最近股價上漲了22%,英特爾的市值仍僅為台積電的八分之一左右,與5年前兩家公司估值持平時的情況形成了鮮明對比。

英特爾的大量現金消耗也使其困境雪上加霜。過去三年來,該公司已花費近400億美元,努力趕上台積電的製造流程。

除了財務問題之外,英特爾的代工業務還面臨技術落後的問題。在實現每個新製程的競爭性產量方面,英特爾落後台積電約一年。此外,由於晶圓產量較低,英特爾的製造成本估計將比台積電高出30%至35%。

英特爾目前在代工業務面臨重大的財務挑戰,正處於關鍵時刻。英特爾未來很多事情的成敗取決於英特爾最新的18A製造技術,預計這將成為該公司代工雄心的關鍵時刻。英特爾將18A定位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其擁有RibbonFET電晶體和PowerVia技術等進步,可提高電源效率和效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