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台積電考慮收購英特爾工廠的控股權。(彭博資料照,本報合成)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紐約時報》披露,過去幾個月,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耶里(Frank Yeary)、台積電領導人討論一項協議,台積電可能與私募股權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合組投資團隊,一起控制英特爾的製造業務並持有該業務的多數股權。據悉川普總統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也參與相關討論,這筆交易可能僅限於英特爾在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美國國內工廠,也可能包含愛爾蘭和以色列等地的工廠。
美媒稱,今年 1 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分別與美國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耶里會面,討論如何合作。(彭博)
報導指出,英特爾正遇到營運逆風,努力恢復其作為美國最著名半導體公司的聲譽,該公司正與川普政府合作,計劃將其晶片製造廠的營運移交給台積電。
4位知情人士透露,過去幾個月,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耶里(Frank Yeary)與美國政府官員及台積電領導人討論一項協議,將英特爾陷入困境的製造業務與半導體設計和產品業務進行拆分。
據兩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透露,去年年底,英特爾董事會與台積電接洽,以評估其對某種合作的興趣。今年 1 月,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分別與美國準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英特爾臨時執行董事長耶里會面,討論如何合作。
自那時起,耶里就經常與盧特尼克談論這個想法。英特爾董事長對分拆公司的興趣也為有意收購英特爾產品業務的競購者打開了大門,其中包括高通。對此,高通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這些知情人士說,台積電生產全球約 90% 最先進半導體,它可能與私募股權公司和其他科技公司在內的投資團隊,一起控制英特爾的製造業務並持有該業務的多數股權。
知情人士說,川普總統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右,Howard Lutnick) 參與拯救英特爾的相關方案。(美聯社)
報導稱,川普政府鼓勵台積電完成這筆交易,2位知情人士還說,川普總統提名的商務部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參與相關討論,並將其視為其新工作面臨的最重大挑戰之一。
報導提及,目前尚不清楚台積電將接管英特爾多少製造業務,或這家台灣公司將投資多少資金。知情人士稱,該交易可能僅限於英特爾在俄勒岡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等州的美國國內工廠,也可能包括愛爾蘭和以色列等國家的工廠。
現在的問題是,川普政府是否認為,像英特爾這樣營運欠佳的美國國內冠軍企業,交到外國公司手中會更好,或者川普政府是否需要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科技研究公司 Moor Insights and Strategy 創辦人 Patrick Moorhead 表示,英特爾股價在過去一年下跌了近 50%,拆分英特爾可能使其面臨被收購的風險,「我們所熟知的英特爾將不復存在,這將絕對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賴清德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希望與美國等民主陣營共同合作,發揮民主半導體供應鏈的最大力量。(記者陳逸寬攝)
紐時認為,當前懸在談判上方的是川普對晶片產業和台灣的態度,他的政策與前總統拜登的策略截然不同。川普批評了拜登政府對國內晶片製造業的投資,威脅要對外國製造的晶片徵收關稅,並點名台灣從美國偷走晶片生意。
為了與川普政府溝通,台灣政府和企業界一直在與川普身邊的人聯繫,在天然氣領域提出新的交易,並試圖解釋台灣半導體製造業如何使美國受益。台灣官員也關注有關英特爾未來的談判。對台灣來說,台積電在先進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成為一些評論家所說的矽盾,可以阻止中國的軍事行動,並鼓勵美國的支持。
紐時也關注到賴清德總統14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總統強調,台灣將擴大對美投資與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同時也會提出「全球半導體民主供應鏈夥伴倡議」,與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打造更具韌性且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
對於上述報導,英特爾和台積電拒絕置評。盧特尼克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