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川普公布對等關稅計畫 學者:台灣降稅因應較有利

2025/02/14 19:06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美聯社)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美聯社)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學者認為對台灣出口主力的資通產品並無太大影響,但農業、汽車產業可能會受波及,對我國整體較有利的做法是降稅因應。學者也示警,美國可能針對台灣的貿易逆差另外處理,這比較需要擔憂。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解釋,所謂「對等關稅」就是你課我多少稅、我就課你多少稅,目前美國平均關稅是3%左右,其中台灣和其他大部分國家都屬於最惠國待遇,平均關稅落在2%左右,但台灣從美國進口的平均關稅則是6%左右。

也就是說,4月開始實施對等關稅後,台灣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可能會提高到6%,達到現行的3倍之多。吳大任說,因台灣對美國是出口多、進口少,去年對美國出口額1100多億美元,進口額則是500多億美元,因此對我國較有利的做法是降稅到2%甚至0關稅,但要留意會損失稅收。

他認為,川普這次的對等關稅,和過去外界預期的貿易戰不太一樣。川普剛上任時,直接拿部分國家開刀,宣布對加拿大、墨西哥課徵關稅,而對方也隨之宣稱要發動報復,這類就會引發貿易戰;但現在宣布的對等關稅是從「公平」角度出發,目的是讓美國產品可以更順利出口,最後結果是迫使許多國家降稅,反而有助於提升國際貿易量,兩者效果不一。

吳大任也提醒,川普再次點名台灣的晶片,「這部分他有可能另外處理,而不是採取對等關稅」,目前看來川普的核心思想是製造業回流美國,而台灣一些傳統產業發展恰巧碰到瓶頸,若本身就有考慮要移轉投資到其他國家,能夠成為台灣政府斡旋的籌碼,可以參考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訪問美國,帶來一兆美元的投資計劃。

至於哪些產業會受到衝擊?台經院院長張建一分析,台灣出口最多的產品是ICT產品,但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基本上本就零關稅或低關稅,因此這次對等關稅對台灣ICT產品並沒有太大影響;但美國去年對台灣貿易逆差高達600多億美元,如果美方想以這個角度額外處理,「那影響就大了」。

張建一點名,主要受到對等關稅影響的產業可能是農業、汽車,當初透過WTO談判結果,台灣對美國進口汽車課稅17.5%,而美國只課2.5%;農業方面,台灣對美豬、美牛也有課關稅,他認為「降稅不一定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因為台灣人喜歡吃台灣豬、美國牛,若美豬降稅對台灣豬肉產業影響不大,而美牛降稅反而對消費者有利,不過將會影響台灣政府稅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