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法人認為,台積電與英特爾若合作聯手,將出現反壟斷問題,可能會面臨監管機構的審查。(彭博資料照,本報合成)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市場傳聞美國政府打算對台積電 (2330) 施壓,讓台積電與英特爾(Intel)成立合資企業,以加強美國晶片製造能力,台積電對此傳聞不回應;外資法人認為,台積電與英特爾若合作聯手,將出現反壟斷問題,可能會面臨監管機構的審查。
台積電史無前例赴美舉行董事會會議,雖沒有對外宣布擴大對美國投資決議,但已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傳聞不斷,尤其傳出英特爾可能將半導體製造部門獨立出來,與台積電成立合資企業,台積電將提供技術專長與工程人員,以支持英特爾在美國的先進晶片製造。
外資法人認為,台積電與英特爾採用不同的商業模式與設備,英特爾設備與台積電專注先進製程設備不同,如果透過合資企業加以整合,將需要額外投資再購置或淘汰設備。也有認為,兩家公司文化不同,台積電恐難改造英特爾走向客戶導向的企業文化。
外資法人指出,台積電在先進製程技術有競爭優勢,若與英特爾合作,可能將會削弱台積電的市場地位。更重要的是,台積電與英特爾若真的聯手,可能會面臨反壟斷問題,遭監管機構的審查。
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超過六成,去年年中首度提出「Foundry 2.0」(晶圓製造2.0)新定義,將晶圓製造產業的初始定義擴大到包括記憶體製造之外的整合元件製造商(IDM)、先進封裝與測試、光罩製作與其他,預估新定義將使晶圓製造產業規模年增近10%,市場的餅變大,台積電在全球市佔率約降到28%。
法人推估,台積電此新定義就是要降低恐面臨反壟斷調查的風險。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