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表示,內部碳定價是有效的碳管理機制。(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電源供應器大廠台達電(2308)ESG耕耘有成,今日發表《台達電子內部碳定價報告書》,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表示,內部碳定價是有效的碳管理機制,台達鼓勵企業將「碳排有價」的觀念在組織內部紮根,以具體的貨幣化形式將外部衝擊內部化。
台達電此次將公司推廣內部碳定價的實務經驗編撰成電子版專書,分享全球碳費發展趨勢、當前內部碳定價的各式應用、台達碳定價管理機制的關鍵運作要素以及階段性成效。面對各國日益嚴格的氣候政策法規與客戶端的市場需求,內部碳定價制度除了落實碳排有價的觀念,可望成為企業將氣候風險轉化成低碳轉型綠色商機的重要推手。
此外,台達電推展專書的目標之一,包括協助企業完善ESG,透過善用碳管理工具,與書中分享的執行步驟與脈絡,結合核心發展策略與減碳目標,驅動內部行為改變,有助於對應國內碳費收取,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法規的變化。
台達副總裁暨永續長周志宏指出,2021年是台達電實施內部碳費機制的頭一年,隔年即達到市場溫室氣體排放下降13.5%的成效,2023年進一步下降39%,成果顯著。儘管目前全球的碳費價格不一,企業可以依營運需求,自行訂定內部碳價,據此建立策略目標、配套措施與基礎建設,助力推展減碳行動,形成一個企業減碳的正向的循環。
台達電統計,常見的內部碳定價作法包括影子價格、隱含價格、碳費,以及內部排放交易等不同應用形式。台達2014年起即以「影子價格」為機制計算排碳對投資專案的影響,至2021年則將「內部碳費」融入管理機制,以每公噸300美元(約新台幣9851元)的價格,向事業單位徵收碳費。
此外,台達電進一步將碳費轉成碳基金,鼓勵事業單位投入再生電力發展、能資源管理,以及低碳創新研發,以加速減碳目標達成進而推動創新研發,例如開發「再生電力匹配程式」,以及評估「導入氫能技術」的可行性,過程中除了強化整合內部溝通機制與資源整合,也能開創未來商機。
未來台達將深入規劃內部碳費機制的進階方法學,將碳費收取涵蓋範疇由目前的範疇一與範疇二,擴及至範疇三排放,並透過內部碳定價機制聚焦前瞻的科技研發,鼓勵發展更多創新低碳產品與解決方案,拓展綠色商機,攜手全球客戶與供應商夥伴,共同朝向全球淨零的氣候目標邁進。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