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企業想成為生成式AI先行者 杜奕瑾提3大關鍵

2025/01/22 18:01

AI Labs今日舉辦2025台灣AI產業年會。(業者提供)AI Labs今日舉辦2025台灣AI產業年會。(業者提供)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生成式AI熱潮席捲全球,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創辦人杜奕瑾指出,台灣成為新的「矽島」,讓AI可量產普及是關鍵,而企業要想成為先行者有3大關鍵,包含能源永續、跟隨法規提早佈局、打造國家級聯邦GPT。

AI Labs今日舉辦2025台灣AI產業年會。根據Statista資料庫統計,2025年全球AI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437億美元,未來商機無限,杜奕瑾說,AI促使國際大廠紛紛建設資料中心,帶動電力需求上升,台灣在地緣政治與乾淨網路層面能獲益,但先天能源有限,是一大硬傷。

杜奕瑾認為,企業在追尋AI便利的同時,需考量企業、社會和環境的外部成本,未來AI模型的趨勢將從傳統大型通用模型,轉向企業最適規模專用模型。以節能減碳最低成本、最高效率,達標企業任務。

第二,隨著全球市場對數據隱私、AI倫理的意識提升,可預期在2025年,將有更多國家針對AI治理、數據保護,實施更嚴謹的法規管制。無偏見、可解釋的AI,也將成為關鍵議題。企業若忽視此議題,不僅將面臨監管機構的壓力,也可能導致企業形象受損。

杜奕瑾提到,可信任科技是台灣的強項,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定》和《人工智慧法案》的合規要求,正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在法規面向,雖然合規初期看似挑戰重重,但企業愈早採取行動、建立符合先進法規的成果,愈能優先進入全球市場。

第三,杜奕瑾建議,應該率全球之先打造國家級聯邦GPT,聯合學習模式守護企業機敏資料。因台灣在高效能運算製造方面具備全球領先的實力,有能力訓練強大的AI模型。

他指出,台灣產業與AI Labs更率先全球,建立了全球第一個國家級聯邦式資料治理平台。今年更建立跨中心機構內部專屬的FedGPT服務,在符合國際AI法規治理之下,為台灣 AI 產業開創主動學習發展的新局面。

杜奕瑾說明,聯合學習平台最大優勢,在於允許不同機構在「不分享」原始數據的前提下,資料留在原地、模型參數聚集,達成主動式持續優化模型。在醫療和金融等高度重視數據隱私與合規性的領域,不僅能強化隱私保障,也能提升模型的準確性,為行業帶來更大價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