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電評估:協和電廠轉地熱發電不可行 以氣換油是唯一方案

2025/01/17 12:22

環境部今(17)日召開協和發電廠四接第六次環評初審會議,反方代表基隆市長謝國樑及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曹育民等人出席。(記者叢昌瑾攝)環境部今(17)日召開協和發電廠四接第六次環評初審會議,反方代表基隆市長謝國樑及基隆市船務代理商業同業公會前理事長曹育民等人出席。(記者叢昌瑾攝)

〔記者陳嘉怡/台北報導〕基隆協和電廠是全台唯一燒重油的發電廠,台電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案)」擬改成燃氣發電,環境部今(17)日召開第六次環評初審會議。台電報告指出,協和電廠附近的地熱潛能尚待探勘,且電廠可用面積有限,若設置地熱發電規模最多8萬瓩,無法與2部燃氣機組260萬瓩比擬,認為協和電廠現地改建、以氣換油,是滿足北東電網供電的唯一方案。

台電提出「協和發電廠更新改建計畫」,規劃拆除協和發電廠既有4部燃油機組,改建2部總裝置容量260萬瓩以下的燃氣機組,並填海造地約14.5公頃設置LNG儲槽及卸收碼頭等,做為第四座天然氣接收站,穩定北東電網供電。

台電簡報指出, 北東電網2025年用需求約達600萬瓩且未來需求持續成長,未來協和發電廠燃油機組全部除役後,北東電網只剩和平電廠的130萬瓩支撐,而北西電網可靠融通能力上限為420萬瓩,協和更新改建計畫有其必要性。

針對民團盼協和電廠轉型為再生能源,台電評估, 協和電廠周邊並無溫泉等地表徵兆,區內是否具充沛地熱資源,現階段尚無其他資訊可佐證,地熱潛能尚待實質探勘,且可用面積有限,若設置地熱發電規模最多8萬瓩,無法與2部燃氣機組260萬瓩比擬。

台電表示,低碳天然氣發電是邁向淨零的重要橋接能源,可有效配合再生能源調度,預估四部燃油機組改成二部燃氣機組後,空污減量96%、碳排減量52%;並認為目前提出的四接東移3.0方案,填海造地面積已大幅縮小,承諾會在生態保育、港安與航安無虞的前提下,採行填海造陸設置天然氣接收站,提供長期穩定氣源。

基隆市長謝國樑表示,基隆市府日前已就四接東移方案填海面積位置變更後,與基隆市府允許的原則同意範圍不同,盼台電重新提送新版本計畫審查;基隆港和基隆市區緊鄰,且基隆港具有一定程度的軍事意義,要求台電必須就安全做最高程度把關;針對船隻進港問題,也希望台電和基隆航港界多加溝通,緩解航港界疑慮。能源政策走向是中央政府權限,但卻會對基隆的海洋生態、港區安全造成威脅,希望環委以高標準秉持環境專業審查,基隆市府會依法行政做好該做的工作。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表示,漁業經濟、國防及港區安全問題都沒有被解決,並質疑台電操船數據在參數調整後就變成合格;台電在環評會議前找了很多里長為四接背書,台電指只要協和電廠油改氣就能減少空污,但這和淨零轉型的目標背道而,並提到若今天環評沒有通過,行政院、經濟部和台電也應該提出替代方案,滿足台灣的電力需求。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