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擴大「以舊換新」搶救內需 網友一看補貼苦笑:缺的是大錢

2025/01/09 18:03

中國日前宣布,今年將擴大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計劃。(示意圖,歐新社)中國日前宣布,今年將擴大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計劃。(示意圖,歐新社)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日前宣布,今年將擴大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計劃,將手機也納入範圍,推動百姓增加消費支出以刺激經濟。然而,補貼條件是購買單件價格低於人民幣6000元(約新台幣2.66萬元)的新手機、平板和智慧手錶等,將有資格獲得15%的補貼,但單件最高補貼上限為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2224元),有中國民眾表示,這樣的補貼額度根本不足以刺激消費,更酸「我缺的是那幾百(人民幣)嗎?我缺少的是那幾千(人民幣)」。

根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中國最高經濟規劃機構國家發改委1月8日宣布,在2025年將把更多產品納入家電以舊換新計劃,把國家補貼範圍擴大到微波爐、濾水器、洗碗機等;在汽車消費方面,將補貼範圍從國III標準升級國IV標準,同時農業機械汰換等方面也有所擴大。

然而,官方宣布將擴大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計劃範圍,但市場似乎並不被這些政策所打動。

政策一出,隨即在社群平台掀起熱議,有中國有網友試算,每件補貼不超過500元人民幣,即只有單價在3333元人民幣(約新台幣1.48萬元)以下手機的才能享受滿額補貼;如果是6000多元人民幣的主力旗艦機,補貼500元只佔8%,還不如店商打折的優惠大。在中國的週刊發布「政府出錢補貼,你會趁機換手機嗎?」的文章下,多數網友回覆「不會換」。還有人調侃說「我缺的是那幾百嗎?我缺少的是那幾千!」

也有網友提及去年江蘇補貼手機、平板電腦最高可優惠人民幣1500元人民幣(約新台幣6673元),並認為此次提供人民幣500元的補貼額度,不足以刺激消費者購買手機的需求。

海外時事評論員蔡慎坤表示「單純以舊換新,沒辦法使整個內需能夠得到很好的提升作用。因為只有內心願意換的,或者是有錢換的,才去換;對於沒錢換的人,依然是沒有辦法去換。」

美國南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認為,以舊換新是政策來指定所消費的產品,但這些產品未必一定是家庭所需要的。看起來是老百姓好像得了實惠,但實際上是要保護這些家電產業,尤其是國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