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長期找不到工作的白領求職者,主要集中在客機、法律和工程等行業。(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過去一年,美國增加了200多萬個就業崗位,但許多白領卻發現,失業後很難重新找到適合的工作,顯示美國的勞動市場並沒有數據顯示的「那麼強」。《華爾街日報》指出,現今美國有超過160萬名失業白領已經求職至少6個月,這一數字在過去2年中激增了50%以上,其中許多人來自科技、法律和媒體行業。
據報導,截至2024年11月,美國超過700萬人失業,而這些失業者中,有超過160萬人已求職至少6個月,而自2022年底以來,長時間找工作的求職者人數已經增加了50%以上。
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現今美國人平均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找到工作,這比2023年初新冠肺炎疫後招聘熱潮大約增長了1個月。
求職困難主要集中在高薪白領相關工作,包括科技、法律和媒體行業,這些行業在經濟從疫情中復甦時快速增長,但現在對新員工的需求減少。
《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失業率為4.2%,仍遠低於疫情前十年的平均值,從表面上看起來,美國的勞動市場健康,但實際上比數據表現的還要疲軟,目前每位失業者對應的職位發布量僅約為1個,這在2022年初是2個。
目前美國強勁的招聘需求,已縮減剩下少數幾個行業,包括採礦、製造業和運輸的招聘依舊保持韌性,而過去1年,以醫療健康和美國政府工作職缺,佔新增工作職缺的一半以上。
值得注意的部分,現今越來越多領取失業救濟金的美國人,需要更長時間依靠政府援助。
美國勞工部上周公布的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底,有180萬人繼續申領先前獲批的失業救濟金,已經接近疫情後的高點。而工資的年增長幅度,也已從本十年初招聘熱潮高峰期約6%降至4%。
根據美國政府數據顯示,資訊行業的招聘率比疫情前下降30%,而金融行業的招聘率也下降28%。《華爾街日報》表示,這意味著美國許多僱主不必再費力地吸引員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