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ASML恐崩潰?外媒爆中國「1突破」將是惡夢開始

2024/12/27 11:05

外媒指出,若中國設備廠成功開發自有DUV系統,恐加劇ASML的壓力。(示意圖,路透資料照)外媒指出,若中國設備廠成功開發自有DUV系統,恐加劇ASML的壓力。(示意圖,路透資料照)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近幾年積極發展半導體,雖然荷蘭晶片設備製造巨擘艾司摩爾(ASML)執行長福克(Christophe Fouquet)表示,儘管中國企業如中芯國際(SMIC)有顯著進展,但由於無法取得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微影設備(EUV),晶片製程技術仍落後台積電(2330)、三星(Samsung)等代工龍頭,不過外媒對此也指出,若中國設備廠成功開發自有深紫外光曝光設備(DUV)系統,不僅可能減少對ASML的採購量,甚至可能出口至中國以外市場,與ASML展開競爭,進一步加劇ASML在中國市場的壓力。

外媒《Tom's Hardware》報導,福克接受荷蘭《鹿特丹商報》(NRC)採訪時指出,中芯國際和華為僅使用DUV,在成本效益上無法與台積電的製程技術相提並論。

他認為,美國政府祭出的禁止EUV出口中國大陸禁令確實有效,讓中國落後西方約15年。儘管傳出中芯國際曾訂購1台EUV設備,但ASML為遵守國際出口管制規範「瓦聖那協議」以及美國制裁,從未將EUV設備出口至中國。

然而,ASML仍持續向中國出貨先進DUV設備,例如「Twinscan NXT:2000i」機型,可生產5奈米、7 奈米製程晶片。而目前中芯國際使用第1代和第2代7奈米製程為華為生產晶片,《Tom's Hardware》指出,這有助於中國高科技巨頭應對美國制裁。

由於EUV設備無法進入中國,華為及其合作夥伴正積極開發極紫外線曝光技術,以建立自家晶片製造設備與生態系統,預計耗時約10至15年。做為參考,ASML及合作夥伴花了超過20年的時間建立EUV生態系統。

在1990年代的許多技術都是公開已知,因此中國開發EUV技術的難度較低,但外界最大擔憂並非在15年後開發出EUV曝光設備,而是未來幾年內複製ASML主流DUV設備,如Twinscan NXT:2000i。

目前,美國政府施壓ASML,要求停止為販售至中國的先進DUV系統提供維修服務,以配合對中國半導體業的制裁,但荷蘭政府尚未同意。

中國企業包括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和長江存儲等,都是ASML的重要客戶,ASML透過銷售DUV曝光設備,每年獲利數十億美元。

雖然報導認為,中國不太可能很快就建造出類似Twinscan NXT:2000i的機器,但複製不太先進的東西可能會容易得多。若中國設備廠真的成功開發自有DUV系統,不僅可能減少對ASML的採購量,甚至可能出口至中國以外的市場,與ASML展開競爭,進一步加劇ASML在中國市場的壓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