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國際董事長陳彥銘(左)、總經理總經理柯勝鐘(右)。(記者王憶紅攝)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專業整合物流業者建新國際(8367)董事長陳彥銘表示,明年在台中港銅土新客戶加入、高雄港印度天然氣管標案挹注、子公司新科負責營運台北港的冷鏈智慧物流第四季營運下,看好明年營運。
在高雄環保碼頭加入營運後,建新今年前11月營收26.38億元、年增28.75%,前3季每股獲利2.77元,本業獲利為歷史次高。市場人士指出,建新明年在三大港口業務都增加帶動,第一季營收可望年增20%,全年營收將有雙位數成長,營收、本業獲利可望創新高。
建新專營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等三大碼頭的裝卸、倉儲、物流,並以台中港為基地,提供報關、散雜貨船舶裝卸、自動化卸煤及煤炭儲存、運輸、各類型倉儲、貨櫃集散站業務,是國內唯一經營大宗物資的整合性物流解決方案提供者。
建新總經理柯勝鐘表示,台中港的環保卸煤碼頭需求穩定上升,目前台中港的煤炭、其他散雜貨一年可裝卸約500萬噸,建新市佔率約50%,貢獻建新穩健獲利,而安平港也已取得非煤炭業務,預計明年第1季挹注營收。
建新近期正式獲得第二家銅土客戶簽約,明年一月開始貢獻營收,也推升建新躍升為全亞洲第一的銅土轉運中心,而台中港是風力發電產業進出重點港,目前風力發電業務佔營收約3%,在替代能源趨勢不變下,未來風力發電業務將持續成長。
在高雄港方面,柯勝鐘說,今年有接近煤炭220萬噸左右裝卸量,2025年看成長到230萬噸,且目前已順利獲得印度天然氣海管4年標案,尚不包含安裝標案,每一年預估可增加營收約1-2億元。
陳彥銘表示,在台北港投資智慧冷鏈物流,主要是看好台北、新竹產業商機,因此朝向結合AI、醫療產業業務發展,明年第四季營運,預計每年可挹注營收約3-4億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