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擴大對中晶片調查 韓廠商開始撤離中國

2024/12/25 19:03

在美國調查中國傳統晶片市場氾濫後,韓國晶片公司開始從中國轉移出去。(路透)在美國調查中國傳統晶片市場氾濫後,韓國晶片公司開始從中國轉移出去。(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美國加強打擊北京涉嫌以低於市場價格傾銷傳統晶片,中美間不斷升級的晶片戰正促使韓國半導體產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韓國中央日報報導,在美國調查中國傳統晶片市場氾濫後,韓國晶片公司開始從中國轉移出去。

美國貿易代表週一宣布根據《貿易法》對中國主導美國晶片市場的策略啟動調查。受到調查的中國製造產品包括基礎半導體或通用傳統晶片,這些晶片用於國防、汽車、航空航天、電信和發電行業以及醫療設備和電網。

美國聲明中寫道:「有證據表明,中國尋求主導半導體行業的國內和全球市場,並採取廣泛的反競爭和非市場手段,包括設定和追求市占目標,以實現本土化和自給自足」;「中國的行為、政策和做法似乎已經或可能對美國和其他經濟體產生有害影響,損害美國工業和工人的競爭力、美國關鍵的供應鏈以及美國的經濟安全」。

中國商務部予以回擊,批評此舉自相矛盾,因為美國也大力補貼其半導體產業。該部警告,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中國的利益,並暗示可能採取報復行動。

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將於明年1月結束這項調查,這加大川普在競選時承諾,如果發現任何不公平行為,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可能性得以實現的可能性。

然而,這項調查不包括中國的記憶體晶片製造商,這些製造商透過淘汰更便宜的產品,已成為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等韓國公司的競爭對手。

美國官員格雷戈里·艾倫(Gregory Allen) 表示,儘管韓國與美國、日本和台灣一起屬於所謂的Chip 4(晶片)聯盟,但據評估,韓國未能引起美國對低成本中國記憶體晶片迫在眉睫的市場威脅的關注。兩國之間的晶片戰繼續從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擴展到傳統晶片,攻勢採取多種形式,從出口限製到關稅。

專家呼籲韓國晶片製造商進行策略改革,因為這些製造商在生產和銷售方面嚴重依賴中國。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權錫俊教授表示:「如果對中國半導體徵收高關稅,韓國在中國的晶片工廠生產的產品也將面臨不利。」他強調需要確保國內供應鏈。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