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放寬「逾80歲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一事,勞動部建議應審慎討論、凝聚社會共識。(資料照)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明日可能通過,勞動部表示,雖然自去年10月13日起,已實施3類對象適用「多元免評資格」,並核准超過5萬名80歲以上長者申請外籍看護,確實有專家認為,「免評巴氏量表」不宜單以年齡劃分,擔憂未失能長者聘看護恐「加速失能」,因此,對於是否放寬「逾80歲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勞動部認為應再審慎討論,凝聚社會共識。
今日包括身心障礙聯盟等多個社福團體共同發布聲明,擔憂若「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通過,未來80歲以上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導致22.7萬需要聘僱外籍看護的家庭,將面臨53萬健康長者「加碼搶工潮」,對家庭照顧者不是利多而是災難。
對此,勞動部晚間指出,關於「簡化外籍看護申請流程」,是衛福部與勞動部去(112)年9月邀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家庭照顧者等民間團體及醫療長照專家學者共同研商後,獲得的共識,包括以家庭照顧需求而非以年齡劃分,採取多元認定方式,免除巴氏量表評估。
根據統計,自去年10月13日起實施3類對象適用多元免評資格,至今已核准超過5萬名80歲以上長者採取多元免評方式聘請家庭看護工。
勞動部表示,若未來80歲以上長者,免評巴氏量表即可申請外籍看護,民間團體及許多家庭照顧者的擔憂,主要在於外籍看護照顧恐「棄重擇輕」,導致中重症家庭面臨移工轉出或怠工等勞資爭議及轉換不成後失聯等情形,恐將嚴重影響中重症家庭聘僱外籍看護權益。
事實上,勞動部今(113)年再度諮詢專科醫學會意見後發現,許多專家認為,「免評巴氏量表」宜依據被看護者的失能情況及照顧需求,而非單純以年齡劃分。且部份民間團體及學者也認為,讓未失能長者聘看護,將成「變相幫傭」,不利長輩維持健康自主,反而「加速失能」。
因此,是否放寬「80歲以上健康亞健康長者即可免評申請外籍看護」,勞動部認為應再審慎討論,並參考專業建議,希望朝野立委凝聚社會共識,以求周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