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結果顯示,未來有3成的房東計畫調漲租金。(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經濟所今天發布「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此次調查聚焦在租金補貼對房租上漲的影響,結果顯示,過去3年內,僅17.1%的受訪租客申請過租金補貼,且約有24.3%的受訪房東調漲房租,平均年租金調漲幅度為2.02%,未來也有3成的房東計畫調漲租金,導致通膨壓力在未來幾年內居高不下。
消費者對物價的預期是影響物價水準的重要因素之一,中研院經濟所認為,自疫情以來,台灣面臨的物價上漲壓力明顯高於疫情前,顯示可能出現了結構性的轉變,因此自2023年10月起,每半年進行一次「台灣消費者預期與政策反應調查」。雖然CPI變化是用以衡量通膨的指標,但消費者對物價的感受可能與CPI變化存在差距,因此本調查也關注消費者對生活成本的預期。
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消費者預期生活成本(經常性生活的整體開銷)在一年後平均上升11.3%,較去年同期調查的9.3%高出2個百分點。
其中,受訪者預期「交通與能源開銷」的平均漲幅達15.9%,「食物(含外食)開銷」漲幅則達12.0%,而「房屋或房租貸款」漲幅為4.4%,顯示能源和外食的通膨壓力大,可能和電價調漲的影響還未充分反映有關。
在CPI變化預期方面,有87%的消費者預期一年後CPI將上升,較去年同期的82%提高5個百分點,預期一年後CPI上升的中位數也從去年同期調查的2.75%,上升到3%。整體而言,預期一年後CPI通膨超過2%的受訪者比例,從去年同期的71%上升至78%。這些數據顯示通膨壓力在未來一年不易緩解。
在政策反應部分,此次調查聚焦於租金補貼。為減輕租屋負擔,政府自2022年7月推出「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這次調查是為瞭解過去3年來租客申請補貼的意願,以及影響房東調漲租金的因素。
調查租客對租金補貼的反應,僅17.1%的受訪租客在過去三年(2022至2024年)內申請過租金補貼。而在未申請的租客中,有35.3%因資格不符,26.9%則擔心因為申請補貼而導致房租上漲。
另調查房東的漲租行為,近3年約有24.3%的受訪房東調漲房租,平均年租金調漲幅度為2.02%(未調漲房租者也有計入)。主要調漲原因包括:物價和工資上漲導致房屋維修成本增加(約76.2%)、房屋稅和囤房稅調升(約33.7%)、以及因為房客申請租金補貼(約19.7%)。
調查顯示,未來1到2年,約有3成的房東計畫調漲租金。整體受訪房東預計平均調漲幅度為2.32%(未計畫調漲房租者也有計入)。中研院總結,這些結果顯示,房租相關的CPI通膨壓力在未來幾年內仍可能居高不下,除了物價普遍上漲外,租金補貼及相關稅率調升也是推動房租上漲的因素。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楊淑珺表示,房租上漲的因素很複雜,包含原物料價格、房屋稅和囤房稅等稅收、需求上漲等等,中研院的研究想提醒,租金補貼也在房租上漲的結果扮演一些角色,未來CPI中房租上漲的幅度可能還會持續向上,導致台灣通膨下降有所難度。
未申請的租客中,有超過3成是因資格不符,是否代表政策還有修正空間?楊淑珺認為要嚴肅考慮,因為放寬資格將提升政府支出,有可能加劇租金上漲的壓力,要謹慎處理。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