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怕新生兒罹罕病被拒賠?專家:這樣保免驚

2024/12/12 16:47

保險專家提醒,公費與自費篩檢在理賠上規定不同,建議出生後即進行公費篩檢,若增加自費篩檢,則應留意締約過程的相關規範。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保險專家提醒,公費與自費篩檢在理賠上規定不同,建議出生後即進行公費篩檢,若增加自費篩檢,則應留意締約過程的相關規範。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來源:shutterstock)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日前媒體報導,有家長雖發現剛出生嬰兒「不正常」,卻為了投保商業保險而延遲篩檢,險讓嬰兒延誤就醫。保險專家提醒,公費與自費篩檢在理賠上規定不同,金管會已明令公費篩檢的承保效力會追溯至要保申請書提交當日,且不受等待期的限制,建議出生後即進行公費篩檢,若增加自費篩檢,則應留意締約過程的相關規範。

近來發生因部分家長誤信網路訊息,認為應該先等孩子買好商業保險後,再進行新生兒篩檢,因此錯失新生兒診斷、治療的黃金時間,造成幼兒終身傷害。

北宇管顧總經理劉北元提醒,公費與自費篩檢在理賠上規定不同,建議嬰兒出生後即進行公費篩檢。(業者提供)北宇管顧總經理劉北元提醒,公費與自費篩檢在理賠上規定不同,建議嬰兒出生後即進行公費篩檢。(業者提供)

台灣保險法權威、北宇管顧公司總經理劉北元指出,公費篩檢通常在新生兒出生48小時後進行,如果接續進行投保,篩檢結果往往會在保險公司核保完成前出現,若結果是陽性,家長不用擔心,醫療險在核保完成後,其承保效力會追溯至要保申請書提交當日,且金管會明令不受等待期的限制。

劉北元指出,保險公司受理新生兒的投保,可區分為是否將「新生兒篩檢」列為要保書中的「健康檢查」二大類,若未列入,保險公司就須遵守「排除等待期」規定承保,後續醫療費用也應理賠;如果將新生兒篩檢列為「健康檢查」項目,根據金管會的函示,保險公司知悉新生兒篩檢結果為陽性,也不能直接拒保,而是應依據個別被保險人的複檢結果及醫學專業判斷,採取延期承保或其他適當方式處理。

雖然如此,劉北元仍提醒,家長有責任在保險核保完成前,依據實說明義務補行告知,若未據實告知,可能導致日後理賠時產生糾紛,甚至被解約。

對於自費篩檢,劉北元指出,自費篩檢並不在金管會函文中排除等待期間的範圍,由於篩檢結果通常在保險公司核保前完成,若顯示陽性,仍會受到等待期間的限制,相關疾病可能被排除在承保範圍之外,提醒家長需特別留意。

此外,自費與公費一樣,保戶需遵守補行告知義務。在核保完成前,所有健康狀況的變動都需告知保險公司,如果故意隱瞞篩檢結果,未來理賠申請可能發生爭議,甚至遭到解約,且將自費篩檢陽性結果補行告知保險公司時,保險公司可直接拒保。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