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指出,半導體產業關注關稅議題及AI需求的不確定性。(路透)
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6日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出,半導體產業最關注關稅議題及AI需求的不確定性。他表示,興建一家晶圓廠需要多年的時間,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研發成果,呼籲川普新政府若想要重置晶片政策,且希望4年內取得成果,最好盡快開始。
米勒指出,對於晶片產業來說,當前的焦點是關稅議題。川普第一個任期推動該行業供應鏈重組,電子組裝從中國轉移到墨西哥和東南亞,川普回歸一定會對中國徵收更多關稅,受惠於電子產品出口造成對美貿易順差增加的東南亞國家,也會成為目標。
他指出,儘管並非所有美國半導體企業都反對所有類型的關稅,為了保護受到中國大量補貼衝擊的產業,華盛頓正在探索「零件關稅」,即不根據最終組裝地點而是根據內部零件徵收進口徵稅。基於零件的關稅制度將針對中國晶片,無論最終組裝在哪裡進行。這樣的政策符合川普的期望,以此解決中國補貼問題。
有關彌補拜登政府對中國晶片禁令的漏洞部分,米勒研判,川普新政府可能會尋求補強漏洞,這可能引發部分盟友抱怨,但「一些盟友更喜歡美國的單邊制裁,這樣他們就不必在面對國內壓力和中國報復時做出艱難的決定」。不管怎樣,管制對中國技術轉移的聯盟仍不完善,大家應該團結一致。
至於美國國內半導體產業發展概況,川普曾表示,關稅可能會更鼓勵企業在美國國內生產,而不是補貼半導體公司。不過,對台灣等合作夥伴徵收關稅也會損害矽谷,台灣對美出口因輝達而大幅增加,而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投資是在川普第一任時宣布,川普第二個任期不難想像另一輪投資將加強供應鏈安全。
除了關稅議題外,米勒提及,半導體產業面臨最大不確定性是AI需求的未來。從輝達到台積電等公司,都受到AI資料中心投資的提振。川普顧問表示,他們希望透過簡化許可和鼓勵電力生產來加速資料中心建設。馬斯克(Elon Musk)的 xAI 公司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AI晶片集群之一,出現在川普的核心圈子,這表明AI將成為焦點。華盛頓正在醞釀加速AI的想法,從重新規劃聯邦土地用於資料中心建設到建立AI「曼哈頓計畫」。
米勒強調,興建一家晶圓廠需要多年的時間,甚至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看到研發成果。川普新政府若想要重置晶片政策,並且希望在四年內取得明顯成果,最好盡快開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