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減量額度(碳權)交易平台今日舉辦啟動典禮。(記者歐宇祥攝)
〔記者歐宇祥/台北報導〕國內減量額度(碳權)交易平台今日舉辦啟動典禮。證交所、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自去年8月起,碳交所逐步完成國際、國內碳權交易制度,國內交易平台可讓多元產業共創減碳量能、以經濟誘因加速產業淨零等五大特色,為我國企業建立安全、具效率的交易平台,力推台灣減碳。
林修銘於致詞時說明,碳交所自去年8月依據「氣候變遷因應法」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3大重要業務,包括碳諮詢及教育訓練、國際碳權交易及國內減量額度交易。截至目前,碳交所已辦理30場以上碳盤查、碳足跡及碳中和等國際標準課程,並發出超過1000張國際證照。
碳交所推動國際碳權交易艱辛,目前成果堪稱豐碩,林修銘說,碳交所在去年12月底啟動國際碳權交易平台,並積極引進9種多元類型的國際碳權,以滿足企業因應國際供應鏈減碳,並落實自身碳中和的需求。
今日國內碳權交易平台正式啟動,林修銘也分享其5大特色:
1、多元產業共創減碳量能:目前已有6項可進行交易的專案,橫跨農業、石化業、鋼鐵業、客運業、服務業等多元產業,象徵全體產業共同努力攜手減碳。
2、經濟誘因加速產業淨零:交易平台不僅能幫助企業交易媒合,更能創造企業減碳經濟誘因,激勵更多產業加入減碳行列。
3、指定平台確保交易安全:未來從環境部取得減量額度的賣方,及具有環評增量抵換、扣除碳費需求的買方,將經由環境部唯一指定的平台進行交易,可充分保證雙方交易安全。
4、交易機制強化接軌國際:此平台的交割結算機制除具有我國自身特色外,更參考現行碳交所國際碳權交易平台相關制度,期能發揮最大效益,加速接軌國際。
5、公開透明健全市場發展:上架的專案資訊舉凡名稱、數量、單價、監測期間等皆完整揭露於此平台,提供買賣雙方充分決策資訊,以健全公開透明的碳交易市場。
林修銘強調,交易平台由碳交所負責運營,為強化交易效能及確保資訊安全,特別請證交所協助業務規劃及系統設計,並委請國內最大電信公司中華電信辦理平台開發及資安規劃,期能為我國企業建立兼具安全、效率的交易平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