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大力救經濟 經濟學家:感受到北京「迫切性」

2024/10/15 20:07

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央行於9月底推出一系列提振股市、房地產市場信心的政策,中央政治局隨即召開會議,這些措施令外界感受北京當局的迫切性。(資料照,路透)經濟學家表示,中國央行於9月底推出一系列提振股市、房地產市場信心的政策,中央政治局隨即召開會議,這些措施令外界感受北京當局的迫切性。(資料照,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面對疲軟的經濟,中國近期推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政策,被外界形容為「近期以來力道最大」。經濟學家表示,首次感受到中國政策制定者的迫切性,亦標誌著中國開始著力尋求經濟再通膨(refalation)。

根據《香港電台》、《香港商業電台》報導,跨國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15日出席由香港交易所舉辦的會議時表示,市場期待北京當局推出「三支箭」救市政策,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及改革,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化解債務問題方面稍為失望,認為只是將地方隱性債務轉移至中央,而刺激消費政策亦仍然不足夠。

邢自強說,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央行)於9月底推出一系列提振股市、房地產市場信心的政策,中央政治局隨即召開會議,這些措施令外界感受北京當局的迫切性,顯示希望透過政策尋求經濟「再通膨」。

中國近期推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政策,被外界形容為「近期以來力道最大」。(資料照,法新社)中國近期推出一系列振興經濟政策,被外界形容為「近期以來力道最大」。(資料照,法新社)

對於財新傳媒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或於3年內發行人民幣6兆元(約新台幣27.4兆元)超長期國債,作為刺激經濟政策一部分。邢自強同樣估計,中國債務置換規模人民幣6兆元,相信這樣的規模可以幫助地方政府恢復信心,並能向國企和民企提供間接援助。

邢自強認為,中國過去6年持續面對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等挑戰,但沒有失去經濟動力,各種出口類別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均沒有下跌跡象,對較友好和立場中立的經濟體出口佔比更持續提升,有利人民幣發展進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