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現在的造車產業生態已經改變,新品切入市場的時間成為致勝關鍵。(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鴻海(2317)今天在科技日活動釋出2款新電動原型車,包括新世代多功能生活休旅車MODEL D以及新型態電動中型巴士MODEL U,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現在的造車產業生態已經改變,新品切入市場的時間成為致勝關鍵,因此,垂直分工是電動車的未來方向,相信自家的貼牌商業模式可利於不敗之地,此外,鴻海發展的電芯技術更可望在電動車、能源產業當中都能左右逢源。
鴻海此次科技日活動一口氣展示MODEL A、MODEL B、MODEL C、MODEL E、MODEL V、MODEL N、MODEL T到最新的MODEL U和MODEL D等原型車、量產車,同時預告為美國合作夥伴打造的北美版MODEL C會在2025年底正式量產;對此,劉揚偉重申,鴻海在造車產業中的定位並非傳統車廠,而是致力於參考設計與平台系統,過去燃油車的時代,只有能夠製造引擎的廠商握有利基點,然而電動車的時代百家爭鳴,為了爭取效率,最終一定會走向垂直分工。
劉揚偉認為,從目前電動車的產業模式來看,確實朝著集團預料的方向前進,鴻海的客戶是品牌車廠,「他可以拿著我們的設計,完全不改就去貼他的牌子,這是1種方式;他也可以做一些小幅的修改,這是第2種方式;他也可以去做很大幅度的修改,但是不能去修改到底盤的部分,這是第3種模式」,以明年走入量產的北美版MODEL C而言,客戶保留7成至8成鴻海原有的設計,因此得以很快速地走入市場,其他有關行銷方面的策略則是由客戶自行處理。
劉揚偉提到,鴻海先前已經察覺電動車最關鍵的組成部分就是電池,除了可以供給車輛動力,也作為儲能用途,因此鴻海以這2個取向設計電芯,並即將在高雄廠區量產,集團攜手比爾蓋茲(Bill Gates)的 蓋茲風險投資公司(Gates Ventures)發展新能源,預計將打造可以獲利的商業模式,讓綠能落實在相關領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