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攜教育部、國發會擴大培育人才。(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機械、工具機公會日前參加政府人才培育會議,公會表示,因少子化,加上高科技產業薪資高,與機械、工具機科系高度重疊,「磁吸效應」明顯,人才確實不好尋找,公會支持政府吸引海外學子赴台就學,但盼對「本國學子」、「在職人員」資源也要強化,同樣也要完善相關配套。
經濟部11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已與教育部、國發會於9日共同邀集工總、商總、電電公會、電腦公會、半導體協會、機械公會、工具機公會等21家產業公協會及NVIDIA、AMD、Microsoft、Infineon、台達電、新應材等11家國內外業者,針對我國為了因應少子化與產業人才缺乏的挑戰,共商人才培育的重要議題。
工具機公會表示,少子化衝擊已經越來越嚴峻,協助職涯輔導也明顯發現,過去3、4個班級,現在已經剩下1、2個班級,「明顯斷崖」,且偏鄉地區又更為明顯。
機械公會則提到,百工百業都有人力問題,不只機械業,服務業、商業都要對,該場會議上,提醒政府政策要完善配套,以新型專班來看,在台唸書,獲得政府與企業補助學雜費、生活費,需留台服務至少兩年,但若學子反悔或畢業失聯等,目前尚未有相關配套,盼能夠進一步完善。
根據目前方案,傳統產業原本要負擔學生兩年生活費,預計縮短為一年,由政府額外負擔,可望減輕企業負擔,兩大公會對此樂觀其成。
工具機與機械公會都呼籲政府,除對新南向、海外等學生招手,對本國學生、在職人士等協助資源也不能少;機械公會也建議政府,盡早讓學生實習、建教合作,以銜接職場,減少學用落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