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船董事長黃正弘(右起)、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巡署長張忠龍共同主持新建巡防艦開工。(記者李惠洲攝)
〔記者洪臣宏/高雄報導〕海巡署計畫新建6艘高緯度遠洋巡護艦,首艘艦今(10)日在台船高雄廠開工,台船表示,該艦航行範圍涵蓋橫跨南北緯110°的範圍,為對抗騷擾,武器提升為20機砲,且人道救援能量提升,為多功能船艦。
新建巡護艦開工典禮在在台船船體工廠舉行。(記者李惠洲攝)
開工儀式在船體工廠內業工場舉行,由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海巡署長張忠龍、台船董事長黃正弘等人主持,現場切割新建巡護艦第一塊鋼板,象徵開工。
新建巡護艦第一塊鋼板完成切割,象徵開工。(記者李惠洲拍攝)
黃正弘指出,該案在2023年9月19日決標,預計2026年7月31日交船,他當時為該標案評選委員之一,台船因招標內容、規範、簡報,都是參選廠商最好的,因此他投了台船一票,未來將善盡督導之責,讓6艘巡護艦優質如期交艦。
他表示,該船全長127公尺、寬6.5公尺、深8公尺,排水量約5000噸,除了執行巡護,還得保衛海疆、對抗騷擾,採全鋼質的船體結構,非常耐用,執法武器升級為中科院研發的20機砲,為多功能船艦。該艦還配備120公尺大型消防水砲及油電混合推進系統,Hybrid 系統為海巡署各型艦船艇中首艘採用。
管碧玲表示,新建6艘巡護艦為第三代巡護艦,未來將有10艘5千噸級巡護艦執行勤務。為落實區域性漁業組織「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國際漁業管理規範,第三代巡護船航行範圍可達南緯 55°及北緯 55°的高緯度地區,橫跨南北半球緯度 110°的範圍,為我國遠洋漁業最遠距離,大幅提升巡航範圍,具體實踐公海登臨檢查,善盡國際漁業管理責任。
她說,遠洋巡護船提高額外緊急遇難人員收容能量,設置救難臨時收容床位 53 床,並於後段艙間設置醫療隔離區,及無人機甲板可放置 2 個 20 呎貨櫃,可於國際間進行物資援助及人道救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