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賢今天出席「2024台灣永續峰會」。(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近日輝達(NVIDIA)傳出在美國面臨反壟斷調查,目前輝達已經作出澄清與否認,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表示,反壟斷與拆分看似是美國的傳統,目的是讓市場獲得充分競爭,但是AI產業無法被壟斷,各家巨頭之間持續的競爭和創新,將有助於未來推動技術發展。
童子賢今天出席「2024台灣永續峰會」並於場外接受媒體聯訪,童回顧美國反壟斷歷史,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美國政府為打擊摩根家族的金融壟斷,最終將摩根集團拆分為J.P.摩根與摩根史丹利,此外,AT&T旗下貝爾實驗室雖然曾經誕生過不少諾貝爾獎得主,當年仍因被認定壟斷長途電話市場而面臨拆分。
童子賢認為,這些現象皆顯示出美國對於監管企業壟斷市場的傳統,即使美國企業擁有卓越的技術或貢獻,也無法迴避反壟斷的審查。
不過,童子賢強調,AI技術的發展並不會因為壟斷問題受到長期影響,舉例來說,微軟(Microsoft)與英特爾(Intel)曾長期面臨反壟斷調查,但在市場自然競爭之下,英特爾後來面對來自超微(AMD)與安謀(ARM)的挑戰,由於競爭對手崛起,英特爾最終不再處於壟斷地位,而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微軟身上,當時其作業系統與Office軟體的綁定,引發官方監管調查,但隨著市場的演變,相關事件已經不再受到關注。
童子賢觀察,輝達之所以能在AI領域中快速壯大,是先前快速掌握市場需求與技術發展的結果,但是AI產業仍處於萌芽階段,尚無法立即斷言發展的核心關鍵究竟是AI模型還是晶片技術,儘管輝達在晶片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但其他科技巨頭如谷歌(Google)、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皆已著手自行開發晶片,後續可望進一步推動市場競爭局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