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難救災零死角 「金屬中心」演練無人機夜間熱感應測試

2024/09/04 15:20

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嘉義太平雲梯進行無人機演練,特別針對夜間熱感應測試。(金屬中心提供)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嘉義太平雲梯進行無人機演練,特別針對夜間熱感應測試。(金屬中心提供)

〔記者蘇福男/高雄報導〕無人機堪稱是山搜救命神器,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屬中心)在嘉義太平雲梯進行無人機演練,特別針對夜間熱感應測試,利用紅外線在昏暗環境下探測人體溫度,增加未來搜尋設備多元化。

金屬中心表示,山區氣候多變,在複雜的山區地形執行搜救任務,現有通訊網路無法提供足夠數據傳輸速率及覆蓋範圍,導致搜救人員無法第一時間與指揮中心取得聯繫,緊急情況下,如何迅速、準確定位受困者並傳遞現場訊息,對於縮短搜救行動時間至關重要。

金屬中心說,無人機不僅能承載食物、水和藥品等應急物資,快速送達受困者手中,延續寶貴生存時間,未來5G無人機的搜索與定位,希望能縮短搜索時間,以5G通訊與無人機飛控介面相互整合,強化國內山區搜救系統,在強化山難救助技術應用與學術整合,透由模擬山難事件與無人機實際操演,強化國內災害應變救援能力,期許未來能讓山難救災零死角。

此次無人機在嘉義太平雲梯的演練,特別針對有無攜帶手機通訊設備待救人員,進行通訊裝置訊號感測,及可見光與熱影像儀辨識,快速定位待救者位置,測試重點加強了熱感應功能,並於夜間進行無人機熱感應測試,利用紅外線在昏暗環境下探測人體溫度,增加未來搜尋設備多元化。

金屬中心執行長賴永祥表示,該中心航太科技產發處近年來積極投入無人機技術研發,為落實高負載、高穩定性與創新應用研發目的,並持續深化過往的研究成果,藉由開發三機編隊飛行進行飛行器的三點定位誤差測試,透過YOLO建置AI自動判別訓練模組,更精準且快速運用AI判別定位山難者的位置,以順利進行搜救任務。

賴永祥說,儘管目前仍處於研發和測試階段,但隨著技術不斷突破,期望透過5G通訊、AI與無人機技術相互結合,補足我國山區救難系統與搜救技術的缺口,強化山難搜救與救援定位的精準性,讓無人機成為山搜的可靠幫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