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產創條例10-1將增減碳、AI應用 投抵上限調高至18億元

2024/09/03 21:39

經濟部修產創條例第10條之1,將納入「淨零低碳設備」、「AI應用」等兩項目,投扺金額上限為10億元預計拉高至18億元。(記者林菁樺攝)經濟部修產創條例第10條之1,將納入「淨零低碳設備」、「AI應用」等兩項目,投扺金額上限為10億元預計拉高至18億元。(記者林菁樺攝)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有關智慧機械、5G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將在今年底落日,經濟部先前已表態修法,並將納入「淨零低碳設備」、「AI應用」等兩項目,而原本的投扺金額上限為10億元,經濟部、財政部兩部會近日達成共識,預計拉高至18億元,經濟部最快明日預告,力拼本會期在立法院三讀。

現行產創條例10之1是針對智慧機械、5G通訊、資安等項目投資可以抵稅,支出金額合計達100萬元以上、10億元以下,經專案核准可適用當年度抵減率5%或分3年抵減率3%。

機械公會、工總等先前都不斷呼籲盼與台版晶片法10之2共同在2029年落日;經濟部也聽取產業意見並展開修法,近期已與財政部協商,據指出,財政部對新增AI、淨零等投資抵減設備較無太大意見,兩部磋商後也同意提高支出上限至18億元,但抵減率維持不變。

適用年限方面,經濟部預計讓產創條例第10條之1將延長至2029年底,與產創條例第10條之2期限一致。

經濟部預計最快明日預告,預告期14天內將舉辦公聽會,蒐集外界意見,預告期滿後會將草案送到行政院,力拼本會期送立法院三讀通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