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氣候變遷,韓國夏季山區氣溫變暖,不易種植大白菜而影響產量。(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泡菜是韓國特色小菜之一,用大白菜進行醃製,不僅可以作為佐餐小菜,還可以作為食材入菜烹製,不過,近來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大白菜的品質及產量都受到衝擊,專家示警,未來天氣炎熱持續加劇,恐會沒有大白菜可製作。
路透報導,大白菜適合在較涼爽的氣候中種植,主要的生長在夏季氣溫不高於攝氏25度的山區,但研究顯示,由於近幾年全球暖化,天氣越來越炎熱,已威脅到該作物的生長,換句話說,韓國某天恐怕會因為太過炎熱而無法再種植大白菜。
韓國植物病理和病毒學者李永奎(Lee Young-gyu)表示,「我們希望這些預期不會發生」,稱大白菜適合種植的溫度地帶非常狹窄,最理想的氣溫是在攝氏18度到21度之間,另外,也有不少農人和韓國泡菜製作者已感受到變化。
對於氣候越來越炎熱,被韓國農業部封為「辛奇大師」的李夏妍(Lee Ha-yeon)表示,「菜心會變質,根部也會變糊」,最終恐怕會放棄使用大白菜製作。雖然這種醃製小菜可用蘿蔔、黃瓜和蔥製作,但最受大眾歡迎的還是大白菜。
報導指出,根據政府統計顯示,2023年高地大白菜種植區不到20年前8796公頃的一半,只剩3995公頃,韓國農業智庫「農村振興廳」(Rural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也表示,以目前的氣候變遷速度,種植區預估將在未來25年內大幅縮小到44公頃,恐怕到了2090年,高地將不再種植大白菜,讓當地農民相當擔憂。
另外,除了夏季氣候變更炎熱的影響外,突如其來的暴雨及病蟲更是難以控制,導致大白菜產量減產,加上韓國泡菜產業本身正面臨中國進口產品的低價競爭,挑戰性不斷增強,根據週一(2日)的海關資料顯示,今年截至7月底,韓國泡菜進口額增加6.9%,達到9850萬美元(約台幣31.6億元),幾乎全數來自中國,創歷來同期最高。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