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協助紓解停車需求,國產署推動國有地辦理停車場業務。(記者鄭琪芳攝)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國產署表示,為提高國有地開發前的過渡時期利用效率,以及活化市區零星閒置土地,並協助紓解停車需求,擇定無處分及利用計畫的國有地,委託政府機關或公開招選具專業能力的民間業者,辦理設置平面式收費臨時路外停車場,截至今年7月,已提供201處國有地(面積41.52公頃)辦理平面式收費停車場。
國產署表示,已建立辦理停車場相關標準作業流程,並應實務需要與時俱進,今年5月修正相關規定,辦理平面式路外收費停車場的作業方式有二:一是國產署各分署委託各級政府機關,由各級政府機關負責規劃停車場,以出租方式公開招選廠商投資經營,收益由雙方分收,並因應地方停車迫切需求,為能立即提供民眾停車,修正放寬於完成公開招商前過渡時期,開放民眾停車及收費的規定。
另一是由國產署各分署自行公開招商,與具有專業能力的民間業者合作闢建停車場經營使用,並得依個案情形在招商文件規範契約期間及屆期時得予延長續約,契約累計年期最長有6年的彈性,避免契約屆期時,若仍無具體長期活化方式,必須再重新招標,以簡化行政作業流程。
國產署表示,辦理設置平面式路外收費停車場方式,都以自由競爭市場機制收取停車場權利金或租金,有助於引進民間資金興建及經營管理技術,增加市區停車位供給,紓解停車空間不足問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