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退休後生活費「嚴重低估」 學者示警

2024/08/22 20:14

台灣人壽與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合作,連續5年進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業者提供)台灣人壽與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合作,連續5年進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業者提供)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低薪通膨時代,國人退休信心下滑,但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特聘教授黃泓智依據最新完成的調查,質疑不少國人不想讓政府「管」自己的退休金(勞退自提),基本的退休金「基本知識」卻明顯不足,建議政府應加強國人退休金的基礎教育。

台灣人壽與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合作,連續5年進行「台灣高齡社會退休生態觀察指標」,今(22)日正式發布今年的最新調查結果,調查發現,恐因物價高漲等通膨因素,以及持續發酵的勞保破產議題,讓今年的「退休信心指數」落至56分,是2022年以來首度不及格。

此次調查詢問受訪者,「退休金準備夠不夠支應未來退休生活?」,結果發現,「已退族」與「未退族」,在退休金充裕度議題上,感受呈現「兩極化」,其中「未退族」逾6成感到不充裕;但「已退族」卻僅有31%認為不充裕。

至於退休後需要多少的生活費用?調查顯示,逾5成未退族每月僅存不到1萬元的退休金,且無論是已退族或未退族,都有高達3成,預估退休後生活費「僅需2萬元」,黃泓智認為,這樣「嚴重低估」的結果,可說是退休規畫的一大警訊。

至於勞工退休後的生活主要來源,採複選方式答題,「已退族」高達7成是「倚賴社會保險」,黃泓智分析,若還原100%的比例,「倚賴社會保險」的比例也高達5成,相反的,依靠「自己退休準備所得」的比例很低,顯示勞工中有一大群屬於「高齡低所得者」,提醒政府若要進行年金改革,這是必須特別留意的。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焦點是討論多年的「勞退自提自選」議題,此次調查發現,針對「沒有參與自提」的民眾,高達32.2%的原因是「不想讓政府管」,另有24.1%是因「沒多餘的錢自提」,但黃泓智質疑,屬於第二層保險的勞退自提,並沒有「破產」風險,卻有16.1%民眾憂「政府會破產,拿不回錢」而不參與,也有15.3%「不知可自提」、7.8%「不知自提金額可扣抵所得稅」,顯示國人退休知識嚴重不足,建議政府應多加教育宣導。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