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外銷訂單年增4.8%優於預期 海外生產比創2009年來新低

2024/08/20 17:36

7月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來到47.8%,創2009年以來新低。(記者廖家寧攝)7月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來到47.8%,創2009年以來新低。(記者廖家寧攝)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全球景氣緩步復甦,帶動外銷訂單各大貨品回溫,經濟部統計處今公布7月外銷訂單金額500.3億美元,年增4.8%,成長力道優於預期,也寫連5個月正成長。觀察7月外銷訂單的海外生產比來到47.8%,寫2009年以來新低,主因高階伺服器等資訊通信廠商回流台灣增產,而7月資訊通信產品海外生產比是77.9%,寫2007年以來新低。

針對7月訂單表現較上月預估來得好上許多,統計處長黃于玲指出,主因AI(人工智慧)、 高效能運算、雲端產業等需求熱絡,加上國際品牌新款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效應,帶動電子產品、資訊通信產品接單優於預期,致7月外銷訂單500.3億美元, 月增9.8%,年增4.8%。

對此,黃于玲指出,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電子產品分別年增11%及2.2%;光學器材因部分手機新品備貨,帶動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加上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訂單續增,年增7.8%。

傳統貨品方面,半導體設備、自動化設備、金屬製品需求,隨全球經濟緩步回升而增加,加上業者持續回補庫存動能,以及部分原料上漲推升產品售價,致機械、基本金屬及塑橡膠製品訂單分別年增13.4%、4.8%、 4.1%;化學品接單則逆勢年減0.6%。

除化學品外,各大貨品接單多呈成長。黃于玲對此說明,化學品主要是受到中國等海外同業產能開出所影響,主要是中國,影響已持續一段時間。

至於化學品接單態勢是否持續下降?黃于玲表示,能見到終端需求緩慢回升,化學品廠商亦積極開拓其他市場,未來仍有可能朝正向發展的可能。

7月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47.8%,較上年同月下降1.1個百分點,主因高階伺服器等資訊通信產品廠商回台生產,提升國內生產比重所致,寫2009年以來的新低(2008年同月是47.54%);7月資訊通信產品的海外生產比是77.9%,寫2007年以來新低(2006年同月是77.06%)。

統計處預估,8月訂單金額落在491億至511億美元,年增6.7%至年增11%;隨著景氣緩步復甦,應會回復到過往「逐季往上增加」的趨勢。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