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裁定Google非法壟斷搜尋業務 Alphabet恐面臨分拆

2024/08/06 09:03

美國法官週一(5日)裁定,科技巨頭Google違非法壟斷搜尋業務。(美聯社資料照)美國法官週一(5日)裁定,科技巨頭Google違非法壟斷搜尋業務。(美聯社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法官週一(5日)裁定,科技巨頭Google違反了反壟斷法,斥資數十億美元建立了非法壟斷業務,成為全球預設的搜尋引擎,最新的判決成為聯邦政府在挑戰大型科技公司市場主導地位方面,取得首個重大勝利。這項裁決為下次的審判鋪平了道路,以確定潛在的解決方案,可能包括Google母公司的分拆,這將改變Google多年來主導線上廣告的局面。

《路透》報導,負責本案的法官梅塔(Amit Mehta)表示,法院得出結論「Google是壟斷者」,並且一直在維護自身壟斷地位。這家搜尋引擎巨頭控制著全球約90%以上的線上搜尋市場,以及95%的智慧手機搜尋市場。

「補救」階段可能會很漫長,隨後可能會向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巡迴法院和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法律糾紛恐持續到明年甚至2026年。Alphabet已表明,計劃對判決提出上訴。Google聲明則指出,法官的決定「承認Google提供了最好的搜尋引擎」,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Google不應該被允許輕易提供這項服務。

週一科技股全面下跌,Google母公司Alphabet收跌4.61%。2023年,Google廣告收入佔Alphabet總銷售額的77%。

梅塔指出,光是2021年,Google就砸下263億美元(約新台幣8605億元),確保自家搜尋引擎會成為智慧手機和瀏覽器的預設搜尋引擎,並保持自身市佔。梅塔提到,作為預設搜尋引擎相當具有價值,即使市場出現高品質的新挑戰者,準備在合約到期時競爭成為新的預設搜尋引擎,企業將需要準備向合作夥伴支付數十億美元以上的分成,才能彌補因為這一變化而導致的任何收入損失。

梅塔補充,Google當然了解,失去預設搜尋引擎的地位將大大影響公司利潤,以蘋果的網頁瀏覽器Safari為例,Google預計,失去Safari預設搜尋引擎,將導致平台搜尋量大幅下降,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這項裁決是聯邦政府針對大型科技公司涉及壟斷的一系列案件中,首個重大裁決,這起案件在美國前總統川普執政時期被提出,去年9月至11月接受法院審理。美國司法部長賈蘭德(Merrick Garland)表示,這項裁決是「美國人民歷史性的勝利」,並補充,沒有任何1家公司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無論規模多大、影響力有多大。

2020年針對Google搜尋引擎提出訴訟時這是美國在過去幾十年來,首度指控大企業非法壟斷。2004年,司法部指控微軟(Microsoft)強制讓Windows用戶使用IE瀏覽器,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