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7月製造業PMI指數連2跌 專家:廠商摸著石頭過河

2024/08/01 18:27

中經院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經季節調整之PMI指數連續2個月下滑。(示意圖,中央社資料照)中經院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經季節調整之PMI指數連續2個月下滑。(示意圖,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經院今天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7月經季節調整之PMI指數連續2個月下滑,月減1.5個百分點至52.2%,仍在擴張區間。雖然指數連2跌,但中經院不認為景氣有往下走的趨勢,整體製造業仍在復甦,因為近期地緣政治、天災有些雜音,使得廠商轉趨謹慎,摸著石頭過河。

中經院新任院長連賢明今天首日上任,就馬上主持PMI發布記者會,展現即戰力。連賢明表示,本月PMI和NMI雙雙下滑,廠商可能從樂觀轉為審慎樂觀,主要是美國總統大選不確定性,業者觀望候選人政策,再加上中國近日遭逢天災,這些因素都讓廠商比較猶豫,希望得到更清楚的資訊再進行投資。

關於各產業復甦情況,連賢明指出,半導體業還是相當強勁,其他產業廠商則在觀望,可能還在消化資訊,整體來說復甦雖然在成長態勢,但傳產受到中國影響,沒有像高科技業一樣樂觀。

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5項組成指標中,7月經季調之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存貨仍持續緊縮。

中經院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訂單和生產指數持續呈現擴張,但指數已從高點趨緩,而存貨調節雖告一段落,但沒有看到大幅、全面性的拉貨,顯示廠商還是審慎觀望國際市場變化。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說,目前業者多是「摸著石頭過河」,比以往謹慎很多,風險意識大幅提升,一旦景氣風向不對就要轉變,這也代表台灣廠商很有韌性。

非製造業部分,因股市回跌、央行升準、房市第六波管制和國際航線運價回跌,7月未經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21個月擴張,但指數回跌1.3個百分點至57.3%。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