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所羅門陳政隆:AI及機器人是趨勢 3到5年內大幅提升

2024/07/23 18:17

陳政隆今下午出席「迎向AI新時代論壇」。(記者方韋傑攝)陳政隆今下午出席「迎向AI新時代論壇」。(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所羅門(2359)董事長陳政隆今天表示,「機器人加上AI,這絕對是一個趨勢」,在未來3到5年之內「應該是會有一個很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正在興起的神經網路處理器(NPU)未來可望幫助內容生產力飛躍式成長,可能是呈現指數式提升10倍、100倍。

陳政隆今下午出席「迎向AI新時代論壇」,在場外接受媒體聯訪時指出,機器人倘若缺乏AI加持,就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目前的人形機器人在效率上、準確度方面,可能還不如工業機器人,有些產業界人士認為不會發展得太快,「但這個很難說」,「我看得相當樂觀」。

陳政隆說,現在的AI大語言模型,已經在製造業、零售業、物流業等產業的導入下,衍生出各式各樣的智慧型產品,發展動能也持續加溫,台灣在相關方面之所以能夠持續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是因為在過去疫情期間已經展現了高階半導體的全球地位,輝達(NVIDIA)、超微(AMD)皆持續仰賴台積電(2330)代工重要晶片。

不過,陳政隆認為,台灣不只是半導體產業,諸如廣達(2382)、英業達(2356)長期耕耘伺服器領域,將晶片、印刷電路板等零組件整合到主板,最後再組裝成機櫃,供給雲端服務供應商,最終推動ChatGPT或邊緣產品領域的相關應用。

陳政隆說,正在發展中的神經網路處理器帶給AI應用突破性進展,大幅增進文字、圖像、音訊等內容的生產力,因此國際晶片品牌大廠繼續尋求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幫助,同時串連、深化與硬體代工產業鏈的合作關係,「這就是台灣目前扮演的角色」。

陳政隆強調,除了算力即國力,穩定的電力也代表著穩定的產業競爭力,對於國內電力的期許是「穩定、高品質」,且「具有經濟效益」。

link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