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因內科、士北科以及南軟等持續企業進駐,促使產業用地需求增加。(記者徐義平攝)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房市買氣熱絡,推升土地交易,導致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連漲13期,長達6.5年,而且漲勢還沒有停歇跡象。根據內政部地政司發布最新第62期都市地價指數,查估地價時間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底,本期指數為102.76、期漲1.58%,年漲2.76%,而且六都、宜蘭縣、新竹縣、嘉義市與金門縣等10縣市,地價指數期漲幅均超過1%。
房產業者表示,都市地價指數的功用其實類似「土地物價」,本期全國土地買賣筆數逾28.4萬筆,相較上期增加4.37%,若對比去年同期、年增幅高達12.55%,顯見土地買賣相對熱絡。
本期指數以2023年3月31日為基期100,而且已出現連續兩期的期漲幅超過1%,觀察六都本期指數變動,期漲幅均超過1%,並以台北市期漲幅最大、約1.93%,台南市期漲幅最小、約1.48%,至於,其它縣市則以嘉義市期漲幅最大、約1.58%。
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表示,從都市地價指數年增2.76%、期漲1.58%可知,過去一年的房價漲勢集中在統計的後半段,也就是去年第四季到今年第一季。
進一步觀察個土地使用分區指數變動情形,住宅區以桃園市期漲幅最大、約1.93%,商業區則以台北市期漲幅最大、約1.96%,工業區則是台北市、台南市的期漲幅分居第一、二名,各約1.99%、1.93%。
該報告分析,桃園住宅區指數主要是受到捷運建設、生活機能日趨完善,吸引人口需求增加,因而推升地價上漲。台北市商業區地價則是受到大巨蛋完工啟用活化周邊商業效益,同步推升地價上漲。
台北市工業、商業區地價漲幅均為全台最大
至於,工業區地價指數部分,台北市因內科、士北科以及南軟等持續企業進駐,而台南市則是受惠南科,導致產業用低需求增加,也推升地價上漲。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通膨讓新台幣變薄,也會反映在房價與地價上,加上台商回流對於工業區的需求增加,進而帶動工業區的地價走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