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夜間備用容量率8%跳增20% 能源署坦言「有寬估」

2024/07/15 21:59

能源署公布夜間備用容量率。(示意圖,資料照)能源署公布夜間備用容量率。(示意圖,資料照)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能源署15日公布最新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今年夜間備用容量率為8.1%,但到2029年起暴衝到20%以上,遭外界認為是過度樂觀,能源署長游振偉坦言,機組建置時間長,也涉及地方民意等不確定因素,確實「寬估」年度備用容量率。

一般衡量電力充裕會以「備轉容量率」或「備用容量率」檢視,前者為每日計算,會扣除歲修、故障機組,後者以年度估算,試算時會將所有可供電機組列入,並分別會以10%、15%作為電力充裕標準。

能源署說明,隨綠電建設增加,白天光電供應達7GW,電力系統壓力已經移轉到「夜尖峰」,報告自2022年起已開始揭露「夜間備用容量率」;今年報告指出,在 AI 科技潮爆發的2024到2028年間,夜間的備用容量率約8.1%到13.3%,明顯不及過去要求的15%,外界認為,未來五年夜間供電恐有壓力。

台電認為,因整體用電量成長,以百分比顯示會失真,應改容量絕對值呈現,且白天過去準備要應付6小時,目前夜間挑戰為3小時,時空背景不同,別讓外界誤會。能源署也說,目前電力韌性辦公室持續檢討中。

至於2029年到2033年的夜間備用容量率「跳躍式」大增達20.5%至23.9%,與長期電源開發仰賴不少「新增燃氣電源」有關;台電副總蔡志孟解釋,台電有洽詢有意願的民營電廠,但涉及個別廠商沒有特別揭露,該年度有需求就會招標。能源署組長陳景生補充,新增燃氣不限於民營電廠,也有台電研議中,但計畫尚未正式通過。

游振偉強調,機組建置時間長,環評、地方政府、民眾支持等都是不確定因素,因此將夜間的備用容率「寬估」;而能源署「寬估」也非頭一遭,對照近年電力資源供需報告,以2024年進行比較,備用容量率「一路溜滑梯」,從2022年預估12.2%、2023年預估10.2%,今年直接降至8.1%,顯見我國電力建設困境。

早有電力專家年年提醒,官方講好聽是「寬估」,不好聽就是「過度樂觀」,產業發展需要掌握政府規劃,才能長遠佈局與規劃,盼官方還是要謹慎面對。

能源署公布夜間備用容量率8%跳到20%,坦言「有寬估」。 (翻攝報告)能源署公布夜間備用容量率8%跳到20%,坦言「有寬估」。 (翻攝報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