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處發布我國眼鏡業產值。(經濟部提供)
〔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統計處今(5日)發布產業經濟統計簡訊「眼鏡業產值迭創新高」,統計指出,眼鏡業產值已創連4年正成長,去年產值更無懼通膨,攀至346億元,寫歷史新高;其中,眼鏡業產值以隱形眼鏡為大宗,近年約占5成左右,今年前4月出口日、中港地區高單價彩片,產值63億元、年增12.3%、美麗經濟持續發威。
統計處表示,我國眼鏡業含括矯正用眼鏡、太陽眼鏡、隱形眼鏡、潛水眼鏡、護目鏡等製造;貢獻度最高即隱形眼鏡,近幾年產值在160億元到189億元,占比約48%到55%。
統計處指出,先前受惠Covid-19疫情,防疫用護目產品需求大增,帶動眼鏡業2020年產值年增4.8%,隱形眼鏡因民眾不外出,當時銷售有略受影響。疫後的2021、2022年隱形眼鏡產值持續成長,去年有受到全球通膨、升息影響,終端消費需求趨緩略降。
若看整體眼鏡產業產值,則是一路攀升,去年包括安全用眼鏡、矯正眼鏡片等產品業者接單量成長,產值攀升至346億元,迭創歷史新高,年增1.6%,連續4年呈現正成長。
統計處調查指出,今年景氣緩步復甦、庫存去化等,眼鏡業各產品訂單接續回流,推升前4月產值成長22.6%,包括隱形眼鏡、一般眼鏡及太陽眼鏡與其他鏡類及零配件均為正成長。
台灣眼鏡業以日本為最大出口市場、美國次之,今年前5月我國眼鏡業出口金額4.2億美元;以主要出口市場觀察,日本是台灣眼鏡業最大出口國,前5月1.28億美元,主因受惠占比逾9成的隱形眼鏡不斷推陳出新,並透過自有品牌行銷海外,深受日本市場喜受。
我第2大出口國為美國,但出口產品多數為護目鏡等其他眼鏡類產品,前5月出口9700萬美元;第3大出口國則中國及香港,前5月8800萬美元,產品以隱形眼鏡約占9成、居大宗。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