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台灣至2030年都不會缺電,台灣第二次能源轉型核心策略是發展多元綠能。(記者歐素美攝)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針對國家能源政策,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再次說明指出,討論核能的選擇之前,我們必需務實理性面對核廢料,先建立核廢料的解方,在核廢料及核安全兩大共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能源選擇的討論,台灣第二次能源轉型的核心策略是要發展多元綠能,強調台灣在2030年都不會缺電,但電網韌性的確需要持續改善,才能夠讓國人穩定的用電。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天南下台中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昨赴中研院院士會議報告國家希望工程,當院士提問能源問題時,她做了一些回答,今天再做一個補充,過去在蔡總統領導的執政團隊已經推動台灣第一次能轉型,也就是「非核、展綠、增氣、減煤」,在去年綠能的發電量已經超過了核能,今年已經突破了10%,透過以氣代煤、以新代舊,在電力發電過程的空污排放減少了60%,過去8年規劃的未來到2030年的所有電力設施,到2030不會缺電,預估到2030年若電力需求每年成長100萬千瓦,在700萬千瓦的需求成長底下,2030年的供應會有910千瓦,所以不會缺電,讓國人放心,但的確電網韌性需要持續改善,才能夠讓國人穩定的用電。
她表示,卓院長也在立法院表達現在新政府會啟動第二次能源轉型,最高目標就是能夠提供安全穩定的供電,不缺電也要穩定的供電,政府也會依法繼續朝非核家園邁進,目前依法相關的核電廠執照到期,要停止運轉,最重要的,未來的第二次能源轉型的核心策略,是要發展多元綠能,這也是未來國際的趨勢,不管是2050淨零轉型或產業界的需求,都必需要持續大力的推動,做為橋接能源的天然氣,政府也會尋求持續的低碳化來進行減碳的工作,搭配科技的節能、除能及強韌電網的工作,構成整體的第二次能源轉型。
至於有些院士或朋友近來關於能源轉型的相關討論,鄭麗君說,多年來社會對於「擁核」與「非核」二元的討論,其實時至今日,我們使用核能電這麼多年以來,我們現在面對的就是過去多年來沒有辦法解決的核廢料的問題,這是我們現在必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核一核二廠其實不是因為執照到期無法運轉,而是核廢料在爐心裡面退不出來。核一核二及其他核電廠都沒有核廢料乾儲的設施,核廢料是目前必需共同對的問題,所以不論擁核反核要討論的核能的選擇之前,我們必需要務實理性的來面對核廢料,先建立核廢料的解方。
第二是我們現在必需依法朝非核家園進行,所以核三廠相關機組執照到期之後,要依法處理,接下來即便有相關的修法,核電廠最重要的是執照到期必需由專家進行安檢跟核安的審查,可能需幾年的工程才能由專家來確保它是安全的,沒有辦法透過法律或政治決定來保證它是安全的,對於核能的討論必需立基於核廢料能處理,核安能確保才有討論的機制,這樣理性務實的來討論釐清問題的框架,我們才有辦法針對面對問題來討論,這也是她昨天所說的所謂討論框架要來調整,務實地面對核廢料核安全兩大共識的前提下才能進行能源選擇的討論,否則我們許多討論恐怕沒有辦法幫助我們解決現在面對的問題。
鄭麗君重申,能源轉型是關於整體能源政策,也要建立負責任的能源治理,不管哪一種能源的選擇,我們都要有長遠的目標,整套的規劃,總統也宣示會召開淨零轉型的委員會,會針對淨零的路徑、多元綠能及淨零科技及綠色金融的發展等,邁向2050淨零的整體工程來進行討論。
能源轉型會是淨零轉型的其中一項,相關的能源轉型也會在委員會中討論,政府很願意持續跟各界來對話說明,希望台灣在邁向2050淨零轉型的過程當中,能源穩定地轉型,我們也會儘力的協助產業的轉型及生活的轉型,大家一起來達到2050淨零轉型下所追求的永續社會的價值。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