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6月PMI回跌至53.7% 中經院:製造業以短單、急單為主

2024/07/01 18:34

6月PMI連續2個月呈現擴張,但在地緣政治、海運缺櫃等問題下,回跌1.7個百分點至53.7%。(示意圖,中央社資料照)6月PMI連續2個月呈現擴張,但在地緣政治、海運缺櫃等問題下,回跌1.7個百分點至53.7%。(示意圖,中央社資料照)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今天發布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繼上個月PMI轉為擴張後,6月經季節調整之PMI連續2個月呈現擴張,但在地緣政治、海運缺櫃等問題下,回跌1.7個百分點至53.7%。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表示,經濟仍在復甦軌道上,不過製造業還是存在不均衡的復甦。

PMI以50%做為榮枯線,指數高於50%代表景氣擴張,反之則代表緊縮,包含5項組成指標,6月經季調之新增訂單、生產與人力僱用呈現擴張,供應商交貨時間上升,但存貨仍持續緊縮。

王健全表示,這個月PMI下降,主要是地緣政治風險再起、海運缺櫃問題、原物料價格調漲導致,但生產、新增訂單指數都維持在55%以上,代表經濟仍在復甦,不過,存貨指數還是在50%以下,顯示訂單仍以短單、急單為主,長期訂單仍需觀察。

王健全也示警,製造業不均衡復甦還是存在,跟人工智慧(AI)相關的產業比較好,例如封裝測試、散熱模組、水冷,晶圓製造也比電子運輸機表現還要好。他認為,半導體的擴散效果需要一點時間,廠商本身也要努力因應衝擊、進行差異化,往高附加價值的AI、半導體、新能源、重電、電子工廠等領域邁進;AI趨勢短期內還是很明顯,台灣應該趁這個機會,除了硬體代工外,也應透過軟體業加值,讓產業更多元。

非製造業部分,6月未經季調之台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NMI)已連續20個月擴張,指數續揚4.4個百分點至58.6%,為2022年1月以來最快擴張速度。

王健全指出,因為出境觀光熱絡、暑假旺季等,NMI連續20個月擴張,顯示服務業也往正向發展,但是採購價格、服務業價格指數仍在上升,代表服務業的價格黏著度高,通膨不能掉以輕心。他也提醒服務業有不均衡的復甦,例如運輸倉儲夜跟出口相關的產業比較好,但和內需相關的行業表現比較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