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股高檔震盪 6月消費信心僅微幅上升

2024/06/27 13:15

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發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記者徐子苓攝)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今天發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總指數為72.69點,較上月微幅上升0.49點、近乎持平,為連續2個月走升。學者認為,台灣產業正走向復甦格局,但下半年要留意出口、通膨等不確定性,而股市正在高檔震盪,投資人應居高思危。

消費者信心指數以100作為榮枯線,低於100表示偏向悲觀,高於100則偏向樂觀。本次調查中,6項分項指標有5項上升,包含:物價水準、家庭經濟狀況、國內經濟景氣、就業機會、購買耐久性財等,而投資股票時機是唯一下降的指標,但僅小幅下降0.97點。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表示,台股站上22000點,已經來到高檔,且漲幅較大的多是和AI相關的類股,在高檔難免有震盪,但AI應用非常廣泛,長期還是看好,不過短期來看容易有波動,還是要居高思危。

綜觀整體經濟情勢,吳大任認為出口還是有疑慮,因為出口並非掌握在台灣自己手中,而是和全球經濟狀況有關,主要終端需求以美國為主,但現在美國超額儲蓄由正轉負,顯示美國家庭在疫情期間累積的儲蓄已經花完,再加上美國家庭債務不斷攀升,下半年消費力道可能轉弱,對台灣出口較為不利。

台經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名寰則表示,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保3」沒問題,經濟成長主要由內需消費、出口、民間投資三大面向支撐,而從產業面來看,不管是生產、銷售、庫存調整等,都來到健康的水準,PMI也進入擴張區間,顯示產業面走向復甦格局。

劉名寰提醒,今年影響景氣的變因包含美國大選和國內通膨,在美國大選方面,兩位候選人對經濟政策有不同主張,例如川普主張要加徵中國商品關稅,但學者擔憂這會加劇美國通膨;在國內通膨問題方面,雖然央行和主計總處預估今年物價會比去年和緩,但國際油價維持在相對高點,下半年又是需求旺季,需關注大宗商品原物料對輸入性通膨的影響。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