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輕醫護負擔 工研院開發「小智醫生」辨識語音轉成病例

2024/06/25 19:00

工研院開發「小智醫生」可減輕醫護負擔。(工研院提供)工研院開發「小智醫生」可減輕醫護負擔。(工研院提供)

〔記者廖家寧/台北報導〕經濟部今(25日)舉辦「2024國際智慧醫療論壇」,現場也展出由工研院開發的多項醫療手術相關技術,其中的「小智醫生SmartDoc」,就是透過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協助醫護紀錄病例,進而減輕醫護人員的工作負荷,也讓醫師看診時有更多餘裕關懷病患狀況,增進醫病關係。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說明,「小智醫生SmartDoc」是運用生成式AI開發出的類醫護助理,現今醫護人員的負荷非常重,因此工研院思索如何透過生成式AI與大語言模型來協助醫護,更有效來處理病例、會議紀錄等行政工作。

莊曜宇指出,病患常反映,看診時常見到醫師埋頭在書寫病例,問診也較缺乏溫度,但這也是醫師無奈之處,因為醫師一定要先處理病例的紀錄,因此「小智醫生SmartDoc」就透過語音辨識,將對談內容轉化成文字紀錄,透過小智醫生的協助,就能節省醫師在處理病例的時間,能撥出更多時間關懷病患。此外,透過小智醫生也能加速護理人員交班的點交流程,當然也可適用於會議記錄。

莊曜宇續指,大語言模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在不同語言轉換時,常會產生「幻覺」,在台灣看診時常是多語言夾雜,包括華語、英文、台語、客語夾雜,小智醫生的強項就能清楚處理各種語言的轉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